第一千零六十章 穿越之人?
�只要悄然瞒下一些墨家重现世间的消息,静静看着墨家余孽在某处汇聚,凭借墨家被打压多年的怨气,还有墨家的底蕴,复起只是迟早的事情。
这恐怕就是墨家如今重新威震天下的原因了。
要说墨家复起,深感危机的必然是儒、佛两家,也正是他们牵头,半强迫之下才促成了百家伐魔联盟。但只要看到墨家这气象已成的模样,想来儒、佛两家就知道,这背后究竟参杂了多少其他学派的恶意了。
这样强行聚拢的百家联盟,别说人心所向,不暗中给儒、佛两家下绊子,两家就要求神拜佛了,还谈什么伐魔大业?
“显而易见,其余学派不出力,那是乐于见到儒、佛两家吃亏,而儒、佛两家对局势也该心知肚明,于是对于其他学派的防备,恐怕不次于防备墨家。”
十日城大将军府的议事厅,众多谋士聚首,秉烛夜谈,只为寻找出当今大势形成的根源,如今渐渐有了些眉目。
一位谋士刚说完,就有另一位谋士自信地道:“由此可见,百家由始至终就没人觉得伐魔之战能取胜,甚至许多学派盼望着这一败。虽然还没有得到准确情报,但第一位战陨的贤境强者,为何偏偏是佛家的菩萨?这里面恐怕还有其余学派的手笔,可以说天下之所以变成如今格局,这是各方齐心协力一起促成的。”
“估计儒家和佛家早有预见,我这边得到一个不起眼的消息,在伐魔大战开启前,有一队身份神秘的佛家中人进入灵原,住进了灵京的百柯寺。”
——————————————————————————————————————————————————————————————————————————————————————————————————————————————————————————————————————————————————————————————————————伯教奉行“兼相爱”的道理,原本还披着一层伯教的新衣,如今夹裹大胜,直接把新衣都撕去,公然打起了墨家的大旗。
这个古时一度辉煌如天穹日月的学派,时常是百家之首,出过至少三位圣人,其强大和底蕴,即便在如今百家,也只有“后起之秀”的儒家可以媲美。甚至于从百家发源这一点上,儒家都无法和墨家相提并论,毕竟儒家从古至今只在兼容各家学说上大有建树,墨家则是分源出了好些学派。譬如农家、数家、术家、医家、工家等等,众多当世学派都脱胎于墨家,跟墨家有千丝万缕的渊源。
在墨家执牛耳那个漫长的时代,处处可见兽皮粗布为衣,木屐草鞋,日夜以极苦为乐的墨者,信众遍天下,可称天下尽墨。或者就是因为墨家的道越来越走向极端,又不太尊崇天子帝君,常常蛊惑世人应仿照古法,“选天下贤者立为天子”,所以在儒、佛、道、灵、妖这五大学派暗中联络灭墨之事时,当时天子并没有阻拦,从史书记载来看,似乎还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除却黎民众生,天下从朝廷到百家都要倒墨,包括从墨家有关联的众多学派都表达了默许的姿态,举世皆敌的墨家,即便强到百家之首,依旧在短短时间内分崩离析,迅速倾倒。
待到后来,文道修士们妙笔生花,甚至蛊惑史家都略作改动,悄然将天下尽墨那一个墨字,替换成了天下尽魔的魔。书生一支笔,颠倒黑白,加上众口铄金,此后墨家生生就成了魔家,百家堂而皇之的祭出除魔卫道的大旗,要把墨家彻底抹黑,再彻底泯灭在历史尘埃里去。
这恐怕就是墨家如今重新威震天下的原因了。
要说墨家复起,深感危机的必然是儒、佛两家,也正是他们牵头,半强迫之下才促成了百家伐魔联盟。但只要看到墨家这气象已成的模样,想来儒、佛两家就知道,这背后究竟参杂了多少其他学派的恶意了。
这样强行聚拢的百家联盟,别说人心所向,不暗中给儒、佛两家下绊子,两家就要求神拜佛了,还谈什么伐魔大业?
“显而易见,其余学派不出力,那是乐于见到儒、佛两家吃亏,而儒、佛两家对局势也该心知肚明,于是对于其他学派的防备,恐怕不次于防备墨家。”
十日城大将军府的议事厅,众多谋士聚首,秉烛夜谈,只为寻找出当今大势形成的根源,如今渐渐有了些眉目。
一位谋士刚说完,就有另一位谋士自信地道:“由此可见,百家由始至终就没人觉得伐魔之战能取胜,甚至许多学派盼望着这一败。虽然还没有得到准确情报,但第一位战陨的贤境强者,为何偏偏是佛家的菩萨?这里面恐怕还有其余学派的手笔,可以说天下之所以变成如今格局,这是各方齐心协力一起促成的。”
“估计儒家和佛家早有预见,我这边得到一个不起眼的消息,在伐魔大战开启前,有一队身份神秘的佛家中人进入灵原,住进了灵京的百柯寺。”
——————————————————————————————————————————————————————————————————————————————————————————————————————————————————————————————————————————————————————————————————————伯教奉行“兼相爱”的道理,原本还披着一层伯教的新衣,如今夹裹大胜,直接把新衣都撕去,公然打起了墨家的大旗。
这个古时一度辉煌如天穹日月的学派,时常是百家之首,出过至少三位圣人,其强大和底蕴,即便在如今百家,也只有“后起之秀”的儒家可以媲美。甚至于从百家发源这一点上,儒家都无法和墨家相提并论,毕竟儒家从古至今只在兼容各家学说上大有建树,墨家则是分源出了好些学派。譬如农家、数家、术家、医家、工家等等,众多当世学派都脱胎于墨家,跟墨家有千丝万缕的渊源。
在墨家执牛耳那个漫长的时代,处处可见兽皮粗布为衣,木屐草鞋,日夜以极苦为乐的墨者,信众遍天下,可称天下尽墨。或者就是因为墨家的道越来越走向极端,又不太尊崇天子帝君,常常蛊惑世人应仿照古法,“选天下贤者立为天子”,所以在儒、佛、道、灵、妖这五大学派暗中联络灭墨之事时,当时天子并没有阻拦,从史书记载来看,似乎还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除却黎民众生,天下从朝廷到百家都要倒墨,包括从墨家有关联的众多学派都表达了默许的姿态,举世皆敌的墨家,即便强到百家之首,依旧在短短时间内分崩离析,迅速倾倒。
待到后来,文道修士们妙笔生花,甚至蛊惑史家都略作改动,悄然将天下尽墨那一个墨字,替换成了天下尽魔的魔。书生一支笔,颠倒黑白,加上众口铄金,此后墨家生生就成了魔家,百家堂而皇之的祭出除魔卫道的大旗,要把墨家彻底抹黑,再彻底泯灭在历史尘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