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十九路诸侯争雄!
/>
可惜无论他怎么寻找,还是没见到对方的身影,这让他的心一直往下沉,城墙倒塌前鲁大帅慢慢仇怨的类似诀别的话,更让他心情糟糕透顶。
“先生!此地不宜久留,必须要走了!”
一位亲卫顾不得体会他的心情,他在奋力拼杀,感受到处境越发危险,终是当机立断,直接拉起吴渡舟毅然撤退,不敢再停留。
“走?”
吴渡舟神情恍惚,“是啊,该走了,可是我们还能去哪?”
之所以把防御重心放在这胡已城,是因为此处等若主城外最后一道险关,一旦破除,主城也岌岌可危。因为之前谋划,让他们下定决心陈兵于此,已有了破釜沉舟的准备。然而谋划再好,顶不住时局变幻,因为种种阴差阳错,终是导致如今的大败亏输。
恰如兵家主帅离去前的话,即便他们又竭尽全力请动一位霸主,却是没有来得及赶到,仅仅差了一个时辰,便是天差地别。时至如今,大战胜负已定,哪怕那位霸主赶到,估计也不会再露面,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位霸主能够挽回的局面。
此处大战一败,就算退到主城又能如何?
主帅失踪,大军损失八十万,敌军因此又增长至少六七十万兵力,这等此消彼长最是叫人绝望。待到兵临主城下,双方兵力差距,将大到令人窒息的地步,哪怕尽快抽调其他地方所有驻军,顶多能凑齐三四十万兵力,可敌军近乎三百万,如何能抹平这近乎十倍的兵力差距?
连兵家出身的主帅都直接承认失败了,说明其面对这种局面,也是无力回天,还有谁能力挽狂澜?
饶是吴渡舟自诩多智近妖,此刻也失魂落魄,再无主意。
“胜了!”
“大胜!”
“一鼓作气,打到楚王城去!”
……
恍惚听见随风传来的欢呼和大喊声,吴渡舟面色抽动,“难不成这就是天命?楚之一字,真就注定了只能是如此悲剧?既然如此,当今陛下为何要给殿下这等赐号?为何?”
天子之意,深沉莫测,又有几人能解答他的疑惑?
陈兵对垒数日的胡已城,一战而下,趁着士气正盛,各方主帅一合计,干脆不再停留,独留数千守军,余下大军夹裹着大胜之危、数十万降军,化作更加汹涌的激流,继续朝前!
“一路打到楚王城去!”
“联军必胜!”
“咱们再给楚王唱一曲四面楚歌,欢送他离场!哈哈!”
……
伴着这样轻松的谈笑,大军继续前行。这时各路大军早就合流,十日城这边孙二、吴老五两位大将碰了头,稍作商议就决定没必要一块儿前去,留下一位等候自家的大人。
这没什么可争抢的,破去楚亲王势力是大功,陪伴那位大人却同样重要。所以两人很快决定归属,孙二继续领军前行,吴老五则留下等候那位大人归来。
时至如今,他们越来越能体会到有霸主做靠山的好处,那位大人就等于他们的定海神针,便是抢夺战果出现什么差池,都比不上招待好那位大人来得重要,这是根本的差别。
目送大军远去,吴老五坐镇胡已城,暂代统领一职,快刀斩乱麻般分派好种种杂事,让刚刚经过战火侵扰的军镇迅速回归正常。他处理好这些后就�
“先生!此地不宜久留,必须要走了!”
一位亲卫顾不得体会他的心情,他在奋力拼杀,感受到处境越发危险,终是当机立断,直接拉起吴渡舟毅然撤退,不敢再停留。
“走?”
吴渡舟神情恍惚,“是啊,该走了,可是我们还能去哪?”
之所以把防御重心放在这胡已城,是因为此处等若主城外最后一道险关,一旦破除,主城也岌岌可危。因为之前谋划,让他们下定决心陈兵于此,已有了破釜沉舟的准备。然而谋划再好,顶不住时局变幻,因为种种阴差阳错,终是导致如今的大败亏输。
恰如兵家主帅离去前的话,即便他们又竭尽全力请动一位霸主,却是没有来得及赶到,仅仅差了一个时辰,便是天差地别。时至如今,大战胜负已定,哪怕那位霸主赶到,估计也不会再露面,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位霸主能够挽回的局面。
此处大战一败,就算退到主城又能如何?
主帅失踪,大军损失八十万,敌军因此又增长至少六七十万兵力,这等此消彼长最是叫人绝望。待到兵临主城下,双方兵力差距,将大到令人窒息的地步,哪怕尽快抽调其他地方所有驻军,顶多能凑齐三四十万兵力,可敌军近乎三百万,如何能抹平这近乎十倍的兵力差距?
连兵家出身的主帅都直接承认失败了,说明其面对这种局面,也是无力回天,还有谁能力挽狂澜?
饶是吴渡舟自诩多智近妖,此刻也失魂落魄,再无主意。
“胜了!”
“大胜!”
“一鼓作气,打到楚王城去!”
……
恍惚听见随风传来的欢呼和大喊声,吴渡舟面色抽动,“难不成这就是天命?楚之一字,真就注定了只能是如此悲剧?既然如此,当今陛下为何要给殿下这等赐号?为何?”
天子之意,深沉莫测,又有几人能解答他的疑惑?
陈兵对垒数日的胡已城,一战而下,趁着士气正盛,各方主帅一合计,干脆不再停留,独留数千守军,余下大军夹裹着大胜之危、数十万降军,化作更加汹涌的激流,继续朝前!
“一路打到楚王城去!”
“联军必胜!”
“咱们再给楚王唱一曲四面楚歌,欢送他离场!哈哈!”
……
伴着这样轻松的谈笑,大军继续前行。这时各路大军早就合流,十日城这边孙二、吴老五两位大将碰了头,稍作商议就决定没必要一块儿前去,留下一位等候自家的大人。
这没什么可争抢的,破去楚亲王势力是大功,陪伴那位大人却同样重要。所以两人很快决定归属,孙二继续领军前行,吴老五则留下等候那位大人归来。
时至如今,他们越来越能体会到有霸主做靠山的好处,那位大人就等于他们的定海神针,便是抢夺战果出现什么差池,都比不上招待好那位大人来得重要,这是根本的差别。
目送大军远去,吴老五坐镇胡已城,暂代统领一职,快刀斩乱麻般分派好种种杂事,让刚刚经过战火侵扰的军镇迅速回归正常。他处理好这些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