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灭楚(六)
/>   因为被四王密谋征讨的这位楚王,不单单是最有问鼎之望的六王之一,更是六王中最被世人看好的一位。

  数千年前,正史里记载的灭秦之王为楚,秦前战乱的数千年里,占地最大也最强盛的国度,国号同样为楚。所以楚之一字,向来具备非同小可的寓意。如果定做封号,那就更是寓意非凡,简直是摆明了是最被当世帝王看好的继任者。

  事实上当世这位楚王正是如此,楚王乃是当朝嫡长子,放在有些王朝就是钦定的太子,奈何时运略有不济,偏偏生在了不按古制定接续的大夏。然而楚王本身并非庸才,自幼传出才思敏捷、知微见著的神童之名,宛若神授,关键是为人少年老成,谦逊好学,是以自幼便被世人分外看好。

  其母贵为皇后,本就是天底下有数的厉害女人,早早帮他教诲与经营,照着完美储君的模板帮他铺陈道路,所以在太子之争开启之前,楚亲王可谓占尽优势。

  然而就好似他封号的这个字一样,如若秦前诸国争雄的漫长年代,诸国中从开始就保持国土最大、最强盛的楚国,终是被突然爆发的秦国得了天下。如若先秦崩灭后天下大乱时,自号楚王的大军大有席卷天下之势,人人道秦灭楚继已是注定,哪想最后灵原问鼎天下,楚王败走,江边自刎,成就史上最大悲歌。

  楚亲王的命运,实在像极了楚之一字的两大前世。他初时优势极大,人人以为必成储君,可是真正到了前一次太子之争,偏遇上了横空出世的镇亲王,一朝大战落败,成了承托镇亲王的最强踏脚石。

  这一个楚字,仿佛带有莫大魔力,与之沾染的人和事,总是带有浓烈的悲情色彩,给人一种逃不过宿命的感觉。

  上次太子之争辉煌落幕,镇亲王荣登太子,身为嫡长子的楚亲王跌落神坛,再也无人问津。可是谁也没想到,辉煌无双的镇亲王成为太子没几年,便惨遭刺杀,待得尘埃落定,楚亲王悄然回归了所有人的视线。

  暗中早有流言蜚语疯传朝野,只道前太子镇亲王遇刺,是皇后与楚亲王不曾死心,背后使了大力。不得不说这传闻可能性极高,毕竟前太子镇亲王一死,众多诸侯里的确没人再能与楚亲王抗衡,楚亲王出手的理由实在太过充分了。

  然而传闻是传闻,毕竟没有抓到什么真凭实据,朝廷又直接指明太子死于北胡刺杀,自然无法动摇楚亲王分毫。

  作为与镇亲王争雄到最后的楚亲王,对上强大如镇亲王都只是惜败,在镇亲王离世后,果然又一次站到了皇室子中的最高峰,重新回到那个遍观大夏,无人能与其相提并论的位置。

  此番再度开启太子之争,楚亲王声势最为强大,开始就摆出了社窝气谁的架势。时至如今,他坐镇中路德州之地,侵吞大半周土,外击凶胡,内伐诸侯,麾下百万雄兵,贤才勇将无数,如若压在所有诸侯头顶的一座大山,阴影遮天蔽日,寝食难安。

  若是没有什么意外,楚亲王将迅速吞灭同处德州的其余诸侯,一路强势到底,最终稳稳坐上太子之位。

  前次太子之争,是横空崛起的镇亲王顶住压力,堂堂正正击败了楚亲王。这次太子之争,时至如今,哪怕其余五王个个声势不弱,堪与楚亲王同台称雄,可是真正比较下来,五方却没有任何一方能单独与楚亲王相提并论,其中差距大得惊人。

  而经历过一次失败的楚亲王,气度大改,此番稳扎稳打,摆出一副徐徐图之的姿态,显然打定主意要用最稳妥的方法坐上太子之位。这是最让人找不到破绽的打法,如此下去,没有人抓得到他的破绽,便早早站定了胜势。

  而今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