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继续卖官
小民。

  在这点上,周暨有时候自己都迷茫,作为清流的一员,作为最底层,感觉最深,到底是阉党好,还是清流好?自己在阉党横行的时候,坚决抵制,抵制那些自诩清流的人在无限制的拍阉党马屁,而一旦清流掌权却又无底线的清算着那些所谓阉党,最后将本來有益于大明根基的农民的政策全部删去,剩下什么?还剩下什么。)继续封存在库府里,等着应急,现在拿出來,也不是不可以,但和穿州过府的消耗來说,那还是九牛一毛,周暨再是文人也知道一件事情,大军前行千里,指望着早就废弛的朝廷法度,那根本就是一个笑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不期望其他人。因为,出征千里所需甚大,如果按照大明制度,出兵要沿线州县供应粮草,说不定就饿散了周暨辛辛苦苦组建的大军,靠别人不行,一切还得依靠自己。

  和县丞师爷一规划,发现,自己又有不少官身出缺,那还等什么?卖。

  这次不像上次,还得县尊大人亲自骑着毛驴四处推销,这回,一个衙役通知,立刻绥德县衙便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这回,周暨有了上次做这生意的经验,在定价上再不吃亏,价码那是翻番的上涨,辛苦费中介费当然也水涨船高,同时,也不再问对方何时何时上任这个尴尬的问題,反正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周暨都巴不得你不來呢。

  那些士绅地主更是眼冒金星,不是被周暨和县丞师爷的标价给砸的,而是被再次让自己家族里能出些官身兴奋的,还有就是僧多粥少给急的。

  本來就货物紧俏,也不知道怎么走漏了风声,还有外地的士绅豪强带着大批的银钱不远千里,风尘仆仆的赶來交易,出手也不是绥德这些坐地户能比的,这更加剧了货物的短缺程度,那可如何是好?

  在平时,要得到一个官身,那要上下专营,打点门路,之间还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人手,花钱无数不说,还要等上一年两年,更可能好容易事情成了,就剩下最后一道了,结果,这些经手的,或者是发卖的突然一个两个死了,或者出事了,那一切都泡汤了,哪里像这里这样,现货供应,童叟无欺?

  一个当地地主就在衙门外,连夜排队,鼻子都冻的通红也不退缩,还在那里不断跳脚怒骂身边的伙计家奴:“你个个该死的东西,不是说让你多带些银钱吗?为什么就带了这些?你诚心害我吗?”

  那个紧随的管家缩着脖子,吸溜着鼻涕,边将一个换上新碳的手炉给东家递上,边跺着冻得麻木了的双脚边喊冤道:“东家,我以为上次咱们已经给大公子还有二公子买了,这次就剩下一个小公子了,也就沒带那些,再说了,我也沒想到物价飞涨到这种程度,,”

  那东家上去就是一个大脚,将那管家踹成了滚地的葫芦。“你个白吃干饭的东西,你就不知道,这机会难得吗?你就不知道除了三个公子外,还有个我吗?你就不知道东家我也想做回老爷吗?”

  管家当时就蒙了,你都多大年纪啦?都土埋脖子的人,大字都不认识一个,还想做老爷?

  看着畏畏缩缩的管家,再看看排在前面一个外地的老客,身穿高贵狐裘,手中端着青铜手炉,屁股底下坐着五个大箱子,身边还围着几个健壮家丁,不断的将一块块上好的木炭一个个大火炉里,在这大冷天里,在这广场上这么做,绝对是骚包,但看他那看当地土财主的眼神,满是蔑视鄙夷。

  与人家比,周暨的确寒碜的很,外地的尤其是山西的老客真他妈的有钱啊,但是,有钱怎么啦,尤其是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让他妈给自己比下去,这就是家乡的面子。

  突然看到一个土豪高举着一张告身,狂笑着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