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同道
p;老实说,在知道他们是谁后,宁采臣一开始还为难,但是在想到自己文官的身份,反而是一点儿都不为难了。

  多好的借口啊!咱是文人,文人动口不动手。就这么简单。

  宁采臣隐隐约约的暗示让方腊吃了一惊。心说:莫不是我假写告示,骗官府开仓放粮的事传到京师了?

  今年七月,天上有两个月光景没有下雨。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大家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把大家从山地里收起来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一干二净。

  那曰子真难过呵!方腊和穷兄弟们,自己肚皮饿得精瘪,一家人老的摇头叹气,小的哭叫要吃,可是粮食却一车一车的,不断往县城路上拉,把县里的粮库装得满满的。大家心里真气极了,都想把粮库里的粮食弄出来。

  有些姓子比较急的人,看到被逼得走投无路,心头火起,三三五五会在一起,摩拳擦掌,打算动武去抢。方腊听了这个消息,连忙对大家说:“硬打容易吃亏,要想个灵巧的办法才是!”大家都相信方腊是最会想办法的,都齐声催他:“你快点想个办法吧,曰子没法过啊!”

  方腊这时带上众人找了一位会写告示的老先生,编写放粮的告示,又用豆腐干来刻官印。从而骗取官差放了粮。

  只是这时候方腊还没有造反,在放了粮之后,便开始了逃亡生涯。只是想不到他竟然逃到汴京来了。

  方腊会逃往汴京,自然有他的目的,比如传道。

  要知道方腊可是自称“圣公”的。

  而宋史.列传第二百二十七.童贯传.方腊传(附):方腊者,睦州青溪人也。世居县堨村,托左道以惑众。

  现在正是他羽翼未成,鼓惑富人出钱粮的时候。

  方腊与邓元觉都没有找到这个高人,但是他们却不得不离开。身份露了底,真等人家来抓自己不成。

  方腊与邓元觉离开,小娘扶着李师师去了清静的地方。

  这地方外人是不能进的,但是宁采臣却没有受到限制。

  “李姑娘,你还好吗?”宁采臣有些惭愧,自己是有实力留下他们的,可是却没有。

  这不能不说宁采臣没有私心。这个世界已经与历史上的大宋有所不同。如果再提前解决了方腊与邓元觉,又会有什么样的蝴蝶效应?

  宁采臣不知道。他需要时间,这也是他不动宋江的原因之一。

  而方腊起义更是远强于宋江,他于歙县七贤村起义,建立了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县在内的农民政权。

  动了他,历史会怎么走向?没有人知道。

  也许没有任何影响,但是也许会引发不可思议的事。因为宁采臣在方腊身上感受到了一股不弱的法力。

  李师师摇了摇头:“我没事,多谢宁大人关心!”

  她有些惊,也有些恼。语气上也就不如一开始热情。

  宁采臣更尴尬了,不知说什么好,只是没话找话问道:“这和尚怎么也会来?”

  李师师这时似乎已经恢复过来,说:“和尚不能来吗?要知道咱们蔡相也是和尚出身。”

  “什么?他是和尚?”

  “怎么?你不知道吗?”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