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内忧外患
�是全都给。就是后来金人打入汴京城,劫去宋国都所有的金银,他也不为之所动。

  这个时代的人也许看不懂他,只认为他是一个矛盾的人。但是宁采臣知道,这在后世很普及,大概是叫做为政治任务服务。

  宁采臣是真的不懂政治,所以他上一世也没有深入了解过这是怎样的政治任务。由于不了解,他自然也就是分不清赵佶会有什么样,有多大的反应了。

  这时,突然俘虏营发出了吵闹声。

  “何事如此喧哗?”

  “回大人,回将军。是西夏俘虏在抱怨伙食不好,不愿进餐,正在闹腾?”

  “大人,这怎么办?”军将们一下子慌了手脚,“他们要是哗变,那可就麻烦了!”

  言语间未免有些不满。他们只想安安静静地看押俘虏,然后交给西夏人,他们的任务也就圆满完成了。

  所有参军的人都知道,这军喜最怕哗变。如果是别的事,他们一点儿也不担心,但是军营哗变,实在是太恐怖了。

  一旦是真的哗变,死人是一定的。

  身为将军,本身便是有些知识见识的人。他们也就不那么容易成为信徒,即便是佩服宁采臣,也没有佩服到可以以姓命相交的地步。

  他们没有直接按下宁采臣已经是手下留情了。当然,即便他们下令了,听的又有多少,可不一定。毕竟这儿的书迷不在少数。

  没有娱乐的时代,谁要是动他们的明星,他们会怎么做?

  目前没人知道。因为以前以来没有这样过,没有前例可循。

  其实宁采臣也很生气。

  这西夏人敢闹腾,绝对是以前的曰子过的太好太舒畅了。别忘了他们的身份,他们可是俘虏,可不是贵宾。

  而宋军的皇城禁卫军也太废。这种时候还愣着干什么,出动军队镇压啊!

  不是宁采臣的身份所限,再加上赵宋官家们对军权的敏感,宁采臣都有意下令了。可是他不行,不能这样做。

  “住口!”

  神恩如海,神威如狱。

  宁采臣本身就有神职,神职一现,自有煌煌神威。“尔等俘虏,既然不想吃,那就不要吃好了。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再吃。”

  很简单的一句话,却没有人敢反驳。本身的神职,加上后土世界的加持,哪个敢反抗?

  这样也行?

  众将呆滞。在他们看来极为难办的哗营,竟然一句话便解决了?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真的很不可思议。

  宁采臣在说完,却看向远方。

  远方似乎有什么事发生了。

  钱塘,一个俊秀的少年正在一家药铺学医。而药铺坐堂大夫有一个女儿,正一直水汪汪盯着这个少年看。

  “小哥。”正当少年因为少女的盯瞧,越来越泛上红潮时,一个看上去长相很普通,一丢到人群,便再也辨识不出的老者走进了药铺。

  这突然到来了的老者可是解了少年的围,立即迎上老者:“老人家!您是瞧病,还是抓药?”

  “这位小哥,我既不瞧病,也不抓药。”老者不缓不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