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优待
�”西夏人不敢再耽搁,只想尽快完事,立即飞报国内。

  他们是让宁采臣吓到了,真的。

  去看西夏俘虏,宁采臣竟然没有看到草原风吹之下,黑色的脸庞,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吃得极好。

  只看他们的样子,便知道大宋没有虐俘。

  这时,自有伙食班送上食物,一人一份,不多不少。一碟荤油炒青菜,三个大馒头。

  “等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宁采臣拦下了发伙食的人,愤怒地指着排排坐的西夏俘虏。他胸中有股怒火,仿佛活火山似的,随时都会爆发。

  他们不明白宁采臣为什么生气,立即跪在地上:“大人恕罪!”

  这是小人物的自保之道,虽然他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但是让错,总是不错的。

  宁采臣强忍怒气,他知道自己越生气,他们越是害怕,那就什么也问不了了。

  收敛下怒气,宁采臣尽可能和善问道:“为什么西夏俘虏是这样的伙食?”

  他是有权力愤怒的。也许在现代,人们并不觉得用荤油烧青菜有什么好的。

  但是这儿是古代。在古代,吃的东西从来没有够过。

  就以刚穿越的宁采臣来说,别说是吃荤油了,真有那荤油吃,他又怎么会去捕兽,又怎么会一个鸡蛋两个人分着吃。

  宋朝虽说富裕,但是依然有穷人,依然有近乎千万的人,一份荤油扮饭,便是他们的年夜饭了。

  宁采臣是穷人,他知道。

  可是宁采臣问却不对。宁采臣是穿越者,自然是认为他们的伙食太好了,但是这时代的人可不这样想。

  天朝上国啊!君子之国啊!

  统治者为了自己的面子,哪儿会管千万的百姓有多穷。他们只知道咱们是天朝上国,自然要把外国人照顾好了。

  哪怕是外国人的跳蚤,也要喂养得白白胖胖的。这样“咱”到了国际上,多有面子。

  君王都这样想,下面的酸儒们更是如此。反正又不花他们的钱粮,还能得个“仁义”的名声,何乐而不为?

  宁采臣是个儒生,这是无须置疑的。

  听宁采臣问伙食的事,他们立即回道:“回大人,这最近实在是买不到肉,所以……”

  “谁问你这个了?我是问为什么他们吃馒头,而不是吃米?”

  原来是这个啊!伙厨松了口气:“回大人!这西夏人是北方人,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吃米。他们是吃不来米饭的。”

  他的回答,反而更让宁采臣生气:“吃不来米?你当他们是什么?是贵宾?他们是俘虏!他们还吃青稞呢?你为什么不去买?”

  “是,大人。”

  “是什么是?”

  “去买青稞。”

  宁采臣差一点让他气死:“不用了!打今儿起,所有俘虏一律稀饭咸菜!他奶奶的,比老子以前穷的时候吃的还好!”

  军将们本来是在发呆,宁采臣一句“他奶奶的”粗口,瞬间便拉近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对宁采臣的好感度是噌噌噌直往上升,差点爆表。

  文人骂他们这些军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