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名士印起
  分属敌对的龙气在宁采臣体内对峙,使得宁采臣只有两种远择。

  一、帮助赵宋龙气吞噬梁山龙气;二、帮助粱山龙气吞噬赵宋龙气。

  同是以黄色为底色的龙气,共处一室,就有了高下之分。赵宋的龙气黄色很深。梁山的龙气却黄中带青,就像未熟的果子。

  百里蛇,千里蛟,万里的龙。

  无论是从龙气,还是历史。宁采臣对梁山都没有多大的信心,再加上也许今后王伦不会死,依然是寨主,他就更加没有信心了。

  下定决心舍弃粱山龙气。

  念头方起,《黄庭内景经》又动了起来。这次不是重组,而是一口吞了粱山龙气。

  吞完还没完,书页中竟浮起一方古朴印信。

  印信来自头顶吸收宁采臣如官运,转化为外黄字红的印信。那印为人道之印,也称官印。与一般官印不同的是,它竟自动联结了信仰线,那全是宁采臣救助过的世人,他们或祷告,或在家为宁采臣立了生祠,奉献出他们的信仰。

  官印吞噬了信仰,印上的字迹浮出“名士印”,大放光华。

  “吱-”有来不及逃离的恶灵,直接化了灰烬。

  茅山道士想不到宁采臣身上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事发生,更是不敢出声,什么都忘了。

  “名士印”送出一道信息,是官印的由来。

  初,名士为名望高而不仕者。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郑玄注:“名士,不仕者。”孔颖达疏:“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绝,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汉桓宽《盐铁论.褒贤》:“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

  次,学术诗文著名之士。

  《吕氏春秋.尊师》:“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

  再次,恃才放达、不拘小节。

  《后汉书.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非所能通物方,弘时务也。”

  宁采臣的名士印,则是刑名之士印。《史记.律书》:“自是以后,名士迭兴,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

  总结一句话,名士等级为:一等,国之大才,无官位可封者;二等,诗文词句影响深远者;三等,明悟己心,思念通达者;四等,官。

  《黄庭内景经》虽为人道之书,却同有三千大道。官做得再好,也不过是身处局中,争之不脱,是故官为末等。

  “宁相公,你怎么了?”

  “没,没什么。我是欢喜的很了,都忘了自己在干什么了。”宁采臣掩饰道。

  圣旨上的龙气入了体,本是欲吞噬敌对龙气,却晚了《黄庭内景经》一步。进去了,便出不来了。

  体中的梁山龙气化为名士印。甚至宁采臣猜想,为官、开悟、推绗人道,其最高名士印可能不再是名士印,而是“受命于天”,毕竟到了那个层次已无官位可酬。

  这类大逆不道的话,是万万不能说的。可却止不住猜想,毕竟这最低的名士印已是龙气所化。再往上,实在是不敢想。

  梁山龙气化印,赵宋龙气并不舍弃,盘旋而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