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回 纷纷扰扰红尘事(卷一)
�接赐死即可。”
赵佶解下腰间宝剑,递与李怜玉,道:“李怜玉听旨。”
李怜玉跪地,赵佶续道:“封李怜玉为殿前都指挥使,统领禁军,官级从二品,赐予尚方宝剑,予以先斩后奏之权。”
李怜玉道:“谢皇上。”
赵佶道:“甄玥听旨。”
甄玥跪地,赵佶续道:“封甄玥为枢密使,执掌军国政要,官级从一品。”
甄玥道:“谢皇上。”
赵佶道:“还望诸爱卿尽快完成诛杀六贼一事。”
甄玥道:“微臣等定不负皇上重托。”
甄玥、李怜玉、唐青梅、莫如秋告退,走在依旧繁华似锦的开封街头,李怜玉在为夫君即将正名一事,满心欢喜。唐青梅道:“甄玥姐,为何你请求皇上先行流放蔡京,而不是直接赐死?”
甄玥笑道:“我想让蔡京死在潭州,以慰白家满门阴魂,而流放岭南,潭州是必经之地。”
莫如秋道:“甄师姐果真用心良苦。”
甄玥道:“待回了揽月楼,我等便商议蔡京流放一事,此事由青梅、如秋你二人与我随行,怜玉则前去取了童贯首级。”
李怜玉道:“昔日玄天门一战,除了水寒之之外,惟剩蔡京与童贯二人,而水寒之,早已被我宽恕,希望其与叶师弟能过得平安幸福,与世无争。”
甄玥道:“前朝六贼横行一时,今日总算将要终结。但积重难返的大宋,不知可有转机。”
李怜玉道:“皇上不是册封我与姐姐朝中要职了么?”
甄玥道:“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现今金军南侵势如破竹,皇上看在你我在百姓兵士心中的名望,不得不重用你我,等到金军一退,你我又会是何等境遇,有谁能知?”
唐青梅道:“甄玥姐每每皆有深邃的思考,当真令青梅万分佩服。”
甄玥笑道:“青梅,昔日我在青麓宫第一眼望见你时,便预料你我今生不会只是相望数眼那般简单,但我之前确不曾预料你竟是一国公主。”
唐青梅道:“那一年,我尚且二十三岁,是个对父皇、师父惟命是从的女子,怎料今日的我却会离父皇、师父远去,但一路走来,我从未后悔。”
李怜玉笑道:“未来的天柱派掌门夫人,确是比夏国公主要卑微一些。”
唐青梅脸上一阵羞红,笑道:“所谓的天柱派掌门夫人,且不说不及夏国公主地位显赫,比起五毒教下任教主,亦是远远不如。”
李怜玉笑道:“姐姐,你看青梅这般挖苦我,你不帮帮我么?”
甄玥笑道:“与我无关。”
唐青梅道:“不知云燕姑娘身在何处,希望其过得安好。”
甄玥道:“命中若有缘,自会有再相见之时,当下只是时机未到。”
李怜玉道:“这些年,陪在霖浩与思雨身边的时间甚少,所幸一切旧事终将结束,我也好长居大理,相伴孩儿。”
唐青梅道:“无论如何,怜玉姐一年也得来一次淮西,否则,让青梅何等挂念啊。”
李怜玉笑道:“你不能时常去大理看看我么?”
&ems
赵佶解下腰间宝剑,递与李怜玉,道:“李怜玉听旨。”
李怜玉跪地,赵佶续道:“封李怜玉为殿前都指挥使,统领禁军,官级从二品,赐予尚方宝剑,予以先斩后奏之权。”
李怜玉道:“谢皇上。”
赵佶道:“甄玥听旨。”
甄玥跪地,赵佶续道:“封甄玥为枢密使,执掌军国政要,官级从一品。”
甄玥道:“谢皇上。”
赵佶道:“还望诸爱卿尽快完成诛杀六贼一事。”
甄玥道:“微臣等定不负皇上重托。”
甄玥、李怜玉、唐青梅、莫如秋告退,走在依旧繁华似锦的开封街头,李怜玉在为夫君即将正名一事,满心欢喜。唐青梅道:“甄玥姐,为何你请求皇上先行流放蔡京,而不是直接赐死?”
甄玥笑道:“我想让蔡京死在潭州,以慰白家满门阴魂,而流放岭南,潭州是必经之地。”
莫如秋道:“甄师姐果真用心良苦。”
甄玥道:“待回了揽月楼,我等便商议蔡京流放一事,此事由青梅、如秋你二人与我随行,怜玉则前去取了童贯首级。”
李怜玉道:“昔日玄天门一战,除了水寒之之外,惟剩蔡京与童贯二人,而水寒之,早已被我宽恕,希望其与叶师弟能过得平安幸福,与世无争。”
甄玥道:“前朝六贼横行一时,今日总算将要终结。但积重难返的大宋,不知可有转机。”
李怜玉道:“皇上不是册封我与姐姐朝中要职了么?”
甄玥道:“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现今金军南侵势如破竹,皇上看在你我在百姓兵士心中的名望,不得不重用你我,等到金军一退,你我又会是何等境遇,有谁能知?”
唐青梅道:“甄玥姐每每皆有深邃的思考,当真令青梅万分佩服。”
甄玥笑道:“青梅,昔日我在青麓宫第一眼望见你时,便预料你我今生不会只是相望数眼那般简单,但我之前确不曾预料你竟是一国公主。”
唐青梅道:“那一年,我尚且二十三岁,是个对父皇、师父惟命是从的女子,怎料今日的我却会离父皇、师父远去,但一路走来,我从未后悔。”
李怜玉笑道:“未来的天柱派掌门夫人,确是比夏国公主要卑微一些。”
唐青梅脸上一阵羞红,笑道:“所谓的天柱派掌门夫人,且不说不及夏国公主地位显赫,比起五毒教下任教主,亦是远远不如。”
李怜玉笑道:“姐姐,你看青梅这般挖苦我,你不帮帮我么?”
甄玥笑道:“与我无关。”
唐青梅道:“不知云燕姑娘身在何处,希望其过得安好。”
甄玥道:“命中若有缘,自会有再相见之时,当下只是时机未到。”
李怜玉道:“这些年,陪在霖浩与思雨身边的时间甚少,所幸一切旧事终将结束,我也好长居大理,相伴孩儿。”
唐青梅道:“无论如何,怜玉姐一年也得来一次淮西,否则,让青梅何等挂念啊。”
李怜玉笑道:“你不能时常去大理看看我么?”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