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国资办督察局常务副局长(中)
�非圣贤孰能无过?而是他能够正确地对待这些错误,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加以纠正。而且,丝毫也不在他这个小字辈面前隐瞒自己的观点,云山雾罩,故作神秘。

  这才是刘伟鸿所认知的,真正的执政党人。

  刘伟鸿没有说话。

  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该怎样开口,换一个人,也许会顺着洪老总的语气,义愤填膺地对那些败家子申讨一番。这几乎是官场上最通行的作法,谓之与领导保持一致。

  但刘伟鸿知道,没必要在洪副总理面前来这一套。这种层面的官场智慧,压根就上不得洪老总的台盘。

  “还有,下岗工人的情况,也很不乐观。国务院虽然对国企职工下岗,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哪些人可以下岗,哪些人不能下岗,下岗工人应该享受什么样的待遇,规定得一清二楚。但是很多地方都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

  前不久,军委那边转过来一个情况,有部分在战争中为国立功,英勇负伤的老战士,也被下岗了,生活比较困难,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洪老总继续说道。

  这个情况,刘伟鸿倒是比较清楚。春节时,刘成家在京华市古都商业广场偶遇以前的老战友,一等功臣,残废军人张昭勇在摆地摊,刘伟鸿就建议父亲召集原猛虎营的老弟兄聚年会,了解一下真实情况。刘成家是雷厉风行的性格,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随即便展开了行动。他官居东南军区司令员高位,要召集过去的老战友聚个会,自然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结果发现,张昭勇的情形,真的不是个别现象,很多转业回地方的干部战士,都因为优化组合或者企业破产倒闭而下岗。像张昭勇这样的一等功臣,残废军人,是不允许下岗的,结果也被下岗了。地方政府,并未切实执行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各自的思路,擅自在进行所谓的国企改制工作。

  随后,刘成家就此事专门写了一个报告,送呈军委领导审阅。现在这个报告,自然被军委领导转到洪副总理这边来了。

  地方工作,还是要请国务院出面协调比较妥当。

  刘伟鸿点了点头,依旧不曾开自。

  “这种情况,不能任其发展下去了。

  再这样搞下去,就要和中央的政策背道而驰,很危险了。所以,我请示了王秉中总理,决定在国资办设立一个督察局,专门督察全国各地的国企改制工作。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

  洪老总忽然提问道,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刘伟鸿。

  昨天接到方黎的电话之后,刘伟鸿脑海里就一直都在转悠这个问题,十几个小时,可也不是白忙乎的,闻言没有犹豫,随即答道:“总理,我个人认为,设立这个督察局,很有必要。而且,要赋予这个单位足够的权威,才能有效地督察全国各地的国企改制工作。”

  不管他自己是不是愿意出任督察局常务副局长职务,他都认为,设立这个机构确实非常必要。正因为国企改制,涉及到太多的既得利益阶层,要想让改制工作真正在中央制定的框架之内有效进行,确实需要一个强力的机构予以监督,引导。或许设立了督察局之后,也依旧不能保证全国各地的国企改制工作不出现任何砒漏,依旧还会有许许多多官商勾结,狼狈为奸的情形出现,但有了监督,绝对比没有监督要好。也许查办一个大案子,就能为国家挽回数以亿计的损失,能让成百上千的下岗职工得到较为妥善的安置。站在这个层面来说,督察局哪怕只办一个大案,都是值得成立的。

  而且,设立督察局,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