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下定决心!
��区里发动一下,壮劳力在农忙时间抽空上这边修路,工钱先记账,在明年的各项统筹款里面折抵。当然,这个事情一定要和群众说清楚,把道理说透彻。修路是造福子丽后代的大事,我相信群众能够理解的。但有一点一定要牢记,决不能搞摊派,搞强迫,一定要是群众自愿的。个别群众要是信不过我们区里,那也不能强迫人家来修路。”

  刘伟鸿严肃地说道。

  熊光荣等人便连连点头。这也是刘伟鸿到任之后,经常在大会小会上宣传的,要注意搞好干群关系,要做好人民公仆,不能与民争利,更不能坑害群众。谁要是坑害群众,刘书记也不客气,直接就摘谁的乌纱帽!

  这一点,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熊光荣等人,渐渐已经接受了刘伟鸿这个观点。

  能看得出来,刘书记不像是说说就算的,真要是犯到他手上,他真的会摘乌纱帽。有县委朱书记给他撑腰,就算是乡镇党政一把手,甚至区里两套班子里的成员,都不怎么保险。

  熊光荣仔细想了想,说道:“要真是折抵统筹款,我看群众应该是能接受的·……··……不过,书记,咱们折抵了明年的统筹款,那明年的日子怎么过?县里答应给我们钱吗?”

  夹山区和辖下一锋五乡,全都是收娄不平衡,每年收的那点统筹款,还不够干部发工资,如今再一折抵统筹款,县里如果不增加转移支付的额度,明年干部们还要不要吃饭了?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区长,不用担心。只要今年两个工厂能如期开工,明年咱们就有钱用了。到时候,可能我都看不上县里那点钱了。”

  熊光荣等人顿对面面相觑。

  的这话说的,牛叉啊!

  这两个工厂,厂房都还没有竣工,机器设备更是影子都没有,大伙别看干劲十足,但对于饲料厂和机械厂是不是真能赚钱,这心可都是悬着的。谁也不敢肯定。在此之前,谁也没搞过工厂,更别说市场营销什么的了。只是上面拨了款,一把手又坚持要这样搞,大家便都照命令行事。其实真要是把这钱用来改善办公条件,只怕干部们个个都要欢欣鼓舞了。

  到了刘书记嘴里,这两个工厂简直就是摇钱树,一准赚钱的,不赚钱就是不行。

  真不知道刘书记这样满怀的信心,到底从何而来。

  刘伟鸿挥了挥手,说道:“饲料厂是不用担心的,到时候只要一投入生产,产品立即便会供不应求,咱们必须马上扩大生产线。至于机械厂,可能见效没有那么快,但只要我们能找到好的技师,赚钱也是肯定的。这是大势所趋。咱们以后,还要建更多的工厂。我估计到明年,区里的财政状况就会从基本上好转。咱们的眼光,要放长远一些。现在修路,势在必行。”

  马吉昌想了想,说道:“修路好是好,但是不是缓一两年,等我们财政状况好转之后,再修会比较轻松一点,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刘伟鸿并不专制,相反,很喜欢和副手们一起探讨问题。一则是集思广益,在治理地方的具体措施上,熊光荣马吉昌这些基层干部,很有一套办法。二来也能启发副手们的思维。将他二十年先知先觉的知识和思维方式,逐渐传输给更多的人。

  夹山区要发展,要迅速发展,依靠他刘伟鸿一个人单打独斗,显然是不现实的。

  马吉昌他们都知道刘书记有这个特点,在刘伟鸿面前,有什么就会说什么。

  再说这毕竟是在“闲聊”,不是正式的会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