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章】 候鸟资源
r />
  动物都是相当聪慧的,一些在梁村、在小镜湖多次越冬的候鸟,都是一些年老成精的候鸟,它们饱经沧桑,早已经是能够分辨出人类对它们是否怀有不良的心思。在小镜湖越冬的时候,候鸟们不仅不会遭受疯狂的盗猎,有时候甚至还能得到村民们的帮助。

  强烈的对比让候鸟们对于小镜湖、梁村有了更多的感情,这也是为什么候鸟们已经逐渐地把小镜湖当成了自己的故乡的缘故。

  一进入十二月中旬,梁村的村民们猛然地发现,原本自己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荒滩、芦苇荡,仿佛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候鸟的天堂。各种羽色、种类不一样的候鸟叽叽喳喳地出现在水边,开始筑巢,它们将会在这里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天。

  时间越是往春节靠近,天气也是越来越冷,但是这样的气温对于小镜湖区域生活的候鸟来说,并不算什么。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候鸟迁徙之后,再加上后来零零星星抵达小镜湖的候鸟,现如今小镜湖周边起码有超过两万只大大小小的候鸟,成为了小镜湖冬天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梁村的周围,有两条从小青山脉蜿蜒而来的小溪,再加上小桐江奔涌而出的流水,三条溪流在小镜湖汇合,然后向东流去。三条溪流哪怕在枯水的冬季,也能够带来充沛的水量,让梁村多出了几分秀气。

  蜿蜒的溪流、随处可见的池塘,巨大的湖泊,构成了密集的水网,这就为远道而来的候鸟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栖息环境。在这些水域的周围,还生长着大量密集的芦苇和水草,这更加让姓子胆小的候鸟更加心安理得地生活在这里。

  每天清晨,生活在梁村的村民就能从听到从湖边传来的清越鸟鸣,天气好的时候,还能在金色的阳光底下看到候鸟们翩翩飞翔的曼妙身影。

  不过呢,梁村的村民因为见惯了这些候鸟的模样,早已经是习以为常,见惯不怪了。

  不过对于余善为等人来说,在小镜湖边上拍摄、观测候鸟,给他们带来的惊喜是越来越多!眼前这些候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令人惊奇,在余善为的印象之中,在国内很少有这样一个候鸟集中栖息地。

  小镜湖并不是在那些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之中,虽说这里有点偏僻,但是已经通了公路和电灯电话的梁村附近出现这样大群的候鸟,实在是有点出乎余善为的意料之外。有了这样的发现,这就越发坚定了余善为等人把小青山和小镜湖区域申报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念头。

  不说小青山深处那些珍稀的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光是每年冬天到小镜湖上越冬栖息的这些候鸟,就构成了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元素。

  因为长期对野外生物进行考察研究,余善为也接触了不少热衷于野外探险、观赏动植物的发烧友,知道小镜湖对那些人的吸引力究竟有多大?

  对于观鸟爱好者来说,每年的观鸟季节就好像是盛大的节曰一样,值得他们在休假的时候,不远数百里甚至上千里驱车前往。或许对他们来说,平时工作生活早已经是让他们的神经绷得紧紧的,若没有合适的管道进行舒缓,总有一天会濒临崩溃的。

  因此,他们选择了在青山绿水之间观赏各种美丽的动植物,在平静、和谐又富有魅力的大自然之中,他们的心灵得到了释放。或许在这样纯净的天空下,他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对于他们来说,每一次野外之旅都会是一次净化心灵的过程,也许有了这样的寄托,才能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但是,要想近距离观察候鸟,他们都需要到一些深山老林之中才有机会看到。毕竟,这些年以来,城市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