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章】 候鸟观测
��清了。从植被分布、野生动物的种类、地质条件的变化,还有气候的变迁等等各种细节都被研究院的专业人员细心地标注在考察报告上,成为了小青山区域申请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依据。

  虽然只是在小青山的外围进行考察,但是其中的丰富物种还是让研究院参与科考活动的工作人员大开眼界。对于他们来说,在有生之年能够参与这样规模的科考活动,见到这么多的珍稀动植物,足以成为他们履历上浓重的一笔。

  珙桐、望天树、桫椤和各种珍稀蕨类,无论是哪一种单独存在都可以成为植物园中受人瞩目的焦点,但是在小青山,它们只是普通植物罢了。另外,各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踪迹在小青山区域之内层出不穷,虽然考察队并没有能捕获任何一种一级动物,但是光凭着大量的影像资料以及间接证据,还是能确认小青山之中存在大量的珍稀动物。

  因此,随着考察活动的不断深入,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就越发激动,他们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几乎是把小青山的外围山脉走了个遍,记录下小青山山山水水和所见到的每一种珍稀物种。

  随着申请资料递交上去之后,研究院的考察活动初步告一段落,原本上百的研究人员陆陆续续地撤离了梁村,返回了京城。尤其是那些学生,临近期末,自然是要回去准备期末考试,把在小青山考察的论文递交给自己的导师。其他的工作人员也都相继返回京城休新年假期,只有一些留守人员在粮站看家。

  一时之间,原本热闹的粮站人去楼空,倒是让梁村的人觉得有点不太习惯。

  进驻梁村几个月以来,研究院的还是给梁村带来的不少变化和好处,让村民们都已经有点习惯于他们的存在。不说别的,就是研究院每天和村民购买的新鲜蔬菜瓜果和家禽,也是让村民们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研究院带来的那台小型放映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放电影,让村民们过足了电影瘾,特别是小孩子们,总算是看到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如今粮站变得冷冷清清,很是让村民们有点不太适应。

  新年过后,余善为等人在听留守人员的汇报,说是小镜湖区域来了大量的候鸟,这才匆匆地结束休假,返回了梁村。

  先前,在梁村进行考察的时候,余善为也听村民们讲起小镜湖周边每年都会有不少的候鸟前来越冬,但是他们并没有当一回事。在余善为等人看来,或许村民们的讲述多少会有点失实的地方,就小镜湖这样的地方,有候鸟出没是正常的,但不至于会有大量珍稀的鸟儿出现。

  再加上前段时间,研究院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小青山区域的考察之上,对于小镜湖的关注并不是很多,难免有所遗漏。现在,接到留守人员的报告和一些拍摄的照片之后,在燕京的余善为再也坐不住,连夜返回了梁村,主持对小镜湖候鸟的观测活动。

  余善为在小镜湖边上找了一个鸭棚,经过简单改造之后就变成了观测、拍摄候鸟的前进基地所在。

  这个鸭棚原本是村民们修建起来准备在小镜湖之中养鸭用的,但是随着小镜湖禁渔以及暂时禁止商业养殖之后,这个鸭棚就被荒废了。这个鸭棚正好靠近芦苇荡,正对着湖心小岛,可谓是观察候鸟的最佳地点。

  余善为先是找来竹凉席,把原先有点光秃秃的鸭棚给围了起来,让路过的候鸟再也看不到里面的人影,减少它们惊慌的几率。此外,余善为还架设了不同高度的架子,在凉席上开出了不少的观察孔,可以全方位地观察从鸭棚周围经过的候鸟。

  从仓库中取出的高清晰摄像设备按照拍摄要求都安装在鸭棚之内,全部打开,以便随时拍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