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篡位
p; 大家听着诸葛亮这一番分析,也不出声,因为大家都在等着他的下文,下面才是他说到的重点,果然,戏肉来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陛下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臣既已知陛下之心意,自当遵循。许靖、吴懿之辈乱命篡位,臣实不敢苟同也。
臣本欲尽起荆州之兵入蜀讨伐乱臣贼子,又恐魏、吴趁虚而入,现太子殿下驾临,正是适逢其会。实乃天佑大汉也,臣请太子先登基为帝,再以大义名份讨伐不臣。”
听到诸葛亮这么一说,刘厚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吓了一跳。松了一口气是他终于听到诸葛亮亲口说出支持自己的话,吓了一跳是他预料到诸葛亮未必会认同成都的刘理为帝,预料到诸葛亮会支持自己,但是没有预料到诸葛亮那么激进,竟然直接想让自己登基为帝,当面锣,对面鼓地和成都伪政权对着干。
按刘厚的计划他是想先出兵将成都的小朝廷干掉,弄清楚刘备的情况,再名正言顺登基为帝也不迟,现在在荆州匆匆忙忙登基,会不会操之过急呢?
“丞相,此时登基,会不会太急了一点,不如等我先收复益州,将乱命的贼子一网打尽再说?”刘厚道。
“无妨,事急从权,登基仪式可以一切从简,不会耽误太长时间的。太子亲军远道而来,也需要些时日休整。我们可以一边整军备战,一边准备登基事宜,两不相误。
只要择一良辰吉日,太子殿下登坛祭天,面南而坐,群臣参拜新君即可。
太子殿下登基后,便有了大义的名份,可以号令天下兵马,也可以安大臣、百姓之心,到时再攻伐成都必可事半功倍。”
刘厚心里想,不是应该学朱元璋广积粮、缓称王吗?这么快登基称帝干什么?
可是,他哪有诸葛亮那种成熟政治家考虑问题全面。他现在的情况和朱元璋当时面临的情况完全不同,应该采取的策略自然也不同。
诸葛亮督促刘厚尽快称帝有两层用意,其一,安臣下之心。如果坐视成都的刘理称帝,那么刘厚的手下就会自觉矮了一截。
他们以前一直以朝廷的官员自居,现在一下子就站到了朝廷的对立面,好像成为反贼了。这样的话,难免他们心里会有疙瘩,有些心智不够坚定的人还会产生看不到前路的感觉。
但是,如果刘厚也称帝,那么情况完全相反,他们就有拥立之功,是从龙之臣,是开国功臣。他们会觉得自己地位高了很多,而且有希望获得更高的地位。
一为功臣一为反贼,一正一负,两者有天渊之别,千万别小看这种心理上的差异,有时候会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令他们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例如诸葛亮,他现在等于是被新朝廷抛弃了的。以前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现在被人骗到了荆州,已经回不去成都了,更不可能掌握实权。许靖要把持朝政,做朝堂的第一人,就绝对不允许有个丞相来和他争权。
诸葛亮要再做丞相,唯一的办法就是拥立刘厚为帝,助他推翻成都的政权。刘厚也是想到了这点,所以才笃定诸葛亮一定会帮自己而不是刘理。
而诸葛亮要做丞相,除了帮刘厚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厚一定要做皇帝,重组一个新的朝廷,这才能有丞相这个职位啊。如果没有朝廷,那么他只能倒退回和刘备流窜打天下时的状态,做军师了。
其他臣下也一�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陛下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臣既已知陛下之心意,自当遵循。许靖、吴懿之辈乱命篡位,臣实不敢苟同也。
臣本欲尽起荆州之兵入蜀讨伐乱臣贼子,又恐魏、吴趁虚而入,现太子殿下驾临,正是适逢其会。实乃天佑大汉也,臣请太子先登基为帝,再以大义名份讨伐不臣。”
听到诸葛亮这么一说,刘厚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吓了一跳。松了一口气是他终于听到诸葛亮亲口说出支持自己的话,吓了一跳是他预料到诸葛亮未必会认同成都的刘理为帝,预料到诸葛亮会支持自己,但是没有预料到诸葛亮那么激进,竟然直接想让自己登基为帝,当面锣,对面鼓地和成都伪政权对着干。
按刘厚的计划他是想先出兵将成都的小朝廷干掉,弄清楚刘备的情况,再名正言顺登基为帝也不迟,现在在荆州匆匆忙忙登基,会不会操之过急呢?
“丞相,此时登基,会不会太急了一点,不如等我先收复益州,将乱命的贼子一网打尽再说?”刘厚道。
“无妨,事急从权,登基仪式可以一切从简,不会耽误太长时间的。太子亲军远道而来,也需要些时日休整。我们可以一边整军备战,一边准备登基事宜,两不相误。
只要择一良辰吉日,太子殿下登坛祭天,面南而坐,群臣参拜新君即可。
太子殿下登基后,便有了大义的名份,可以号令天下兵马,也可以安大臣、百姓之心,到时再攻伐成都必可事半功倍。”
刘厚心里想,不是应该学朱元璋广积粮、缓称王吗?这么快登基称帝干什么?
可是,他哪有诸葛亮那种成熟政治家考虑问题全面。他现在的情况和朱元璋当时面临的情况完全不同,应该采取的策略自然也不同。
诸葛亮督促刘厚尽快称帝有两层用意,其一,安臣下之心。如果坐视成都的刘理称帝,那么刘厚的手下就会自觉矮了一截。
他们以前一直以朝廷的官员自居,现在一下子就站到了朝廷的对立面,好像成为反贼了。这样的话,难免他们心里会有疙瘩,有些心智不够坚定的人还会产生看不到前路的感觉。
但是,如果刘厚也称帝,那么情况完全相反,他们就有拥立之功,是从龙之臣,是开国功臣。他们会觉得自己地位高了很多,而且有希望获得更高的地位。
一为功臣一为反贼,一正一负,两者有天渊之别,千万别小看这种心理上的差异,有时候会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令他们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例如诸葛亮,他现在等于是被新朝廷抛弃了的。以前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现在被人骗到了荆州,已经回不去成都了,更不可能掌握实权。许靖要把持朝政,做朝堂的第一人,就绝对不允许有个丞相来和他争权。
诸葛亮要再做丞相,唯一的办法就是拥立刘厚为帝,助他推翻成都的政权。刘厚也是想到了这点,所以才笃定诸葛亮一定会帮自己而不是刘理。
而诸葛亮要做丞相,除了帮刘厚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厚一定要做皇帝,重组一个新的朝廷,这才能有丞相这个职位啊。如果没有朝廷,那么他只能倒退回和刘备流窜打天下时的状态,做军师了。
其他臣下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