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黑鹰坠落
�轻,可以单兵携带。

  一个箭匣里有50支弩箭,可以连续发射,这样的东西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机关枪了。而机关枪这东西,是用来做火力压制的,东吴人可能永远也不懂得火力压制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当丁奉看到这些空降兵时,已经迟了,因为他们已经离地面很近,近到几乎可以直接跳到地上去了。这么短时间内,东吴人的弓箭手、弩箭手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

  东吴的床弩其实一直指着天空,丁奉派了专人负责监视着天空,随时准备着射击蜀军的飞天怪物。

  可惜今天天太黑,视野受到极大的局限,刘厚为了这次营救行动,将热气球全身上下全部染成黑色,飞在高高的空中,从地面根本无法发现它们。

  101空降兵藤甲外面罩着一件宽大的“飞鼠服”,也即是后世的滑翔衣。这种特制的衣服将人的胳膊间和两腿之间的空隙连接起来,增大人在空中的面积,从而减缓下降速度。

  空降兵们从高空中的热气球跳下来之后,张开双手双脚,等于是张开了“飞鼠服”双翼向前滑行时,这样他们下降的时速可减缓50公里左右。

  这样的速度下,东吴人自然无法发现他们,就算发现了也无法及时作出反应。

  白天的时候,侦察热气球已经将关押飞行员俘虏的地点锁定,空降兵们先在热气球上确定那个地点,然后跳下,张开“飞鼠服”双翼,在空中调整飞行方向,飞到指定的降落地点。

  一直等高度降到近地点80米时才打开降落伞,从开伞到着陆只有6秒,就是为了避免在空中时成为地下弓箭手的活靶子。

  这么高难度的动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不容易,可想而知,这些空降兵平时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刘厚10万人的部队中才挑出了101人,真正的千里挑一。

  正因101部队空降的速度如此之快,所以,地面的东吴人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连一直瞄准天空的床弩也不行,弩箭不可能长期上着弦,否则这架弩箭很快就要报废了。

  当床弩上好弦后,空中早就找不到这些可恶的西蜀人的身影了。有个别的弓箭手倒是射出了手中的箭,可是也只射到降落伞,离地面不足10米的降落伞,至于降落伞下吊着的人,已经快到地面了。

  101空降兵居高临下将俘虏营附近的东吴兵用马弩清除掉,28人全部毫发无损地降落在俘虏营附近。他们快速扔掉伞包,占据有利地形,构筑阻击阵地,做好就地阻击的准备。

  其中两个人进入营帐,将三名飞行员救出来,另外有两个人身上拴着绳子,绳子那头是他们的补给包,他们负责将补给包捡回来,放置在安全的地方。

  这两个人比较辛苦,他们先抱着补给包飞到目标地点上空,这本身就很困难,但是他们还是做到了;接着,他们将绑在补给包上的伞包打开,再将自己的伞包拉开。

  这些动作都是在很短时间内做完,非经过刻苦训练不可能做得到。空降兵动作很快,这些动作都做完后,他们迅速靠拢,集中在阻击阵地中。

  这各阻击阵地一面靠着山壁,三面临敌,在临敌这三面,几个士兵在用工兵铲迅速地挖战壕,构筑一个半圆形的阵地。

  而这时候,东吴兵已经冲过来了,剩下的空降兵分成两组,一组在用马弩阻击冲过来的东吴兵,一组负责给打空了的箭匣装箭,重新上弦。

  这种马弩能连续射击五十箭,那么必然需要很强大的动力,这也注定了上弦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