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6章 一个也跑不掉
鬼子小队长经验丰富,一发现四个掷弹筒手全都是被爆头了,就瞬间明白为什么他的搜索分队、支援分队死的那么彻底了,登时就急了,慌忙命令旗语兵打旗语,命令正向小山包攻击前进的鬼子撤退。

  鬼子小队长生怕那些士兵顾不上看旗语,连声大叫:“口太!口太!口太!”

  “口太”是日语“撤退”的发音。

  太焦急了,叫的太大声了,鬼子小队长的头不由自主地抬高了,爬到了掩蔽他的路边的石头的上面。结果,小山包上的萧四明一枪打来,鬼子小队长瞪着一双死鱼眼,倒在了石头跟前。

  这下完了,小队长阁下战死了!

  留在小路上的掷弹筒班长只好接过了指挥权。

  这家伙爬到小队长阁下身边看了一眼,然后跳起来就躲到了路边一颗大树后面,继续不停地喊“口太!”

  想撤,也得问问萧四明答应不答应!

  解决了鬼子掷弹筒,萧四明不担心挨榴弹了,将枪口指向了鬼子最后一个机枪组。

  九六式轻机枪是日军最先进的轻机枪,去年才研制成功,采用的是三十发弹匣供弹,枪身上可以加装2.5倍放大望远瞄准镜,也可以上刺刀,还可以及时更换枪管,避免枪管过热。

  萧四明一枪干掉鬼子机枪主射手后,剩下的三个弹药手、也就是副射手,在鬼子步兵班班长、一个准尉的指挥下,前赴后继地去抢机枪,想持续射击,掩护前面向小山包攻击搜索的步枪手们。结果是不但三个弹药手先后倒在了机枪旁,连鬼子班长、准尉都倒在了机枪旁。

  正在向小山包搜索攻击的8个鬼子步枪手,终于听到了准尉阁下声嘶力竭的喊声,也看见了旗语兵的旗语,战斗意志顿时崩溃,屁股向后,朝着出发时的河边小路,撒丫子跑路了。

  日军军纪森严,战斗意志强,单兵素质也高。从常理讲,这些鬼子兵就是撤退,也应该交替掩护后撤,不能把自己的后背卖给山包上的敌人。问题是这些小鬼子自从上了侵华战场以来,从平津打到山西,一路上所向披靡,鲜少遭遇败绩,从来没遇到过今天这种诡异的情况,再一见到小队长、机枪组、掷弹筒组全都玉碎了,早已吓得魂胆俱裂,只恨爷娘少生两条腿,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交替掩护么,生怕自己跑得慢,替别人挡子弹!

  兵败如山倒!

  小山包上的萧四明笑了,压子弹、推弹上膛,一刻都不停留,就象在靶场上比赛射速一样,动作飞快,一发发子弹射出,那些往回跑的小鬼子无一例外,统统是后脑勺上开了个血洞,朝前扑倒!

  尚在河边小路上的残余的几个鬼子,本来还盼着向小山包攻击的步枪手们退下来和他们会合、一起撤退呢,现在是只听枪响、只见人倒,这些原本就属于小队后勤保障之类的鬼子兵,哪里还敢停留,直接就开始沿原路疯跑开了。

  只要这几个小鬼子跑过前面的山嘴,萧四明的子弹就追不上了!

  让小鬼子想不到的是,他们想跑都跑不了,因为他们所在的小路上面的山坡上,突然也传来了“叭勾”、“叭勾”、“叭勾”的枪响,打的也很准,也是枪响人倒。只不过这些被击中的鬼子没有被爆头,大部分都是胸部、背部中枪。

  不用说,这是隐蔽在山洞里的八路军伤员中几个伤势基本痊愈的伤员参战了,端着梅莹带回去的日军三八大盖,在收割鬼子的生命了。

  对面山包上有枪枪爆头的萧四明在射击,背后又有身经百战的老红军在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