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23
��,让我多看他几眼,只看不说话,省得吓着他……”
王妃嗔他一眼:“不行,他明明有些不高兴,他原先可是见着我就笑的。走吧走吧,快走……”
夫妻二人携手要走,灵儿推推如墨:“趁着四下无人,还不快去,否则阖府惊动,繁琐累赘。”
如墨只是呆立不动,灵儿膝盖悄悄在他腿后一顶,如墨腿一打弯,灵儿顺势一摁,如墨跪倒在地,王爷王妃惊喜着疾奔过来搀扶,如墨瞪灵儿一眼,趴下去磕了三个响头:“爹爹娘亲在上,孩儿有礼,请恕孩儿不孝,这会儿才想明白。”
王爷王妃一左一右去扶他起来,嘴里语无伦次说着:“不怪不该,要怪都怪我们,没能看好自己的孩子……好孩子快些起来,我们进屋里说话。”
如墨跪在地上说道:“爹爹娘亲,儿子有一句话说在前头,儿子悠闲自在惯了,不喜拘束,只认了爹爹娘亲便好,待老太君醒来,儿子还是要回豫章,自然会经常去东阳郡看望爹爹娘亲。”
王妃手上一滞,王爷爽快笑道:“都依墨儿,有生之年能找到你,知道你安好就满足,其余的都随你。”
王妃叹口气:“娘自然是恨不能留你在身旁,以后一日也不要离开,好弥补这些年的缺憾,既然你……唉,随墨儿你就是。”
如墨这才起来,搀着王妃进了屋中,待王爷王妃坐定,又重新磕头行礼,王妃一把抱住他哭了起来,王爷也掉了眼泪,倒是如墨最为镇静,眼里含着泪不停劝慰着爹娘,王爷王妃好半天才止了伤心,看着如墨,怎么也看不够,灵儿上了香茶,静悄悄退了出去。
王爷王妃问了如墨这些年的境况,王爷笑说道:“好在墨儿这些年没受什么苦,又精通岐黄之术,我心里总算宽慰些,嫣然前些年够苦的了,若是墨儿再受苦,我一生愧疚难以弥补。”
王妃摇摇头:“什么苦不苦的,既认定了你,就一辈子是你,是苦是甜是福是祸,只要和你在一起,就甘之如饴。只是墨儿,虽说听起来顺遂,没娘的孩子又哪能好得了?墨儿,虽说你不愿意跟爹娘回家,两个弟弟总是要认的,其余人无所谓,曾外祖母也是要认的吧?”
如墨笑起来:“两个弟弟?他们多大年岁?叫什么名字,如今身在何方?”
王妃笑道:“家里就你们兄弟三人,再没有别的兄弟姊妹,为墨儿取的名字是伯瑾,二弟仲玉,三弟叔瑜,仲玉今年十六,性子沉稳些,前日跟着你爹来的,叔瑜今年十三,最是调皮,猴儿一般的性子。”
提到叔瑜,王妃脸上露出对幼子慈爱溺宠的笑容,王爷在旁笑道:“叔瑜被你宠坏了,调皮捣蛋没有正形,不过三子身边只有一子,也难怪……不用在这儿说了,两个人都在别院里等着,差人让他们过来,我们一家人说说话。”
过了盏茶功夫,门外响起咚咚咚的脚步声,门帘掀开冲进一个粉雕玉琢的少年,笑嘻嘻说道:“父王,母妃,是真的吗?真的找到大哥了吗?”
王爷王妃笑着点头,少年朝着如墨噗通跪倒在地,叩头道:“大哥在上,小弟叔瑜有礼,找到大哥真好,母妃这些年寻找大哥,不知失望多少次,流了多少眼泪,父王也是,母妃一流泪,父王就跟着心焦忧虑,这下好了,我们一家人团聚了……”
如墨忙扶起他来,叫了声三弟,叔瑜笑嘻嘻答应了,过去靠在王妃怀中起腻,如墨看得心生羡慕,即便找到娘亲,也是客气生疏,就算时日久了彼此熟悉了,也再不能象三弟这样膝下承欢,看着叔瑜粉白的脸庞灿若春花,竟比少女还要明艳几分。
<
王妃嗔他一眼:“不行,他明明有些不高兴,他原先可是见着我就笑的。走吧走吧,快走……”
夫妻二人携手要走,灵儿推推如墨:“趁着四下无人,还不快去,否则阖府惊动,繁琐累赘。”
如墨只是呆立不动,灵儿膝盖悄悄在他腿后一顶,如墨腿一打弯,灵儿顺势一摁,如墨跪倒在地,王爷王妃惊喜着疾奔过来搀扶,如墨瞪灵儿一眼,趴下去磕了三个响头:“爹爹娘亲在上,孩儿有礼,请恕孩儿不孝,这会儿才想明白。”
王爷王妃一左一右去扶他起来,嘴里语无伦次说着:“不怪不该,要怪都怪我们,没能看好自己的孩子……好孩子快些起来,我们进屋里说话。”
如墨跪在地上说道:“爹爹娘亲,儿子有一句话说在前头,儿子悠闲自在惯了,不喜拘束,只认了爹爹娘亲便好,待老太君醒来,儿子还是要回豫章,自然会经常去东阳郡看望爹爹娘亲。”
王妃手上一滞,王爷爽快笑道:“都依墨儿,有生之年能找到你,知道你安好就满足,其余的都随你。”
王妃叹口气:“娘自然是恨不能留你在身旁,以后一日也不要离开,好弥补这些年的缺憾,既然你……唉,随墨儿你就是。”
如墨这才起来,搀着王妃进了屋中,待王爷王妃坐定,又重新磕头行礼,王妃一把抱住他哭了起来,王爷也掉了眼泪,倒是如墨最为镇静,眼里含着泪不停劝慰着爹娘,王爷王妃好半天才止了伤心,看着如墨,怎么也看不够,灵儿上了香茶,静悄悄退了出去。
王爷王妃问了如墨这些年的境况,王爷笑说道:“好在墨儿这些年没受什么苦,又精通岐黄之术,我心里总算宽慰些,嫣然前些年够苦的了,若是墨儿再受苦,我一生愧疚难以弥补。”
王妃摇摇头:“什么苦不苦的,既认定了你,就一辈子是你,是苦是甜是福是祸,只要和你在一起,就甘之如饴。只是墨儿,虽说听起来顺遂,没娘的孩子又哪能好得了?墨儿,虽说你不愿意跟爹娘回家,两个弟弟总是要认的,其余人无所谓,曾外祖母也是要认的吧?”
如墨笑起来:“两个弟弟?他们多大年岁?叫什么名字,如今身在何方?”
王妃笑道:“家里就你们兄弟三人,再没有别的兄弟姊妹,为墨儿取的名字是伯瑾,二弟仲玉,三弟叔瑜,仲玉今年十六,性子沉稳些,前日跟着你爹来的,叔瑜今年十三,最是调皮,猴儿一般的性子。”
提到叔瑜,王妃脸上露出对幼子慈爱溺宠的笑容,王爷在旁笑道:“叔瑜被你宠坏了,调皮捣蛋没有正形,不过三子身边只有一子,也难怪……不用在这儿说了,两个人都在别院里等着,差人让他们过来,我们一家人说说话。”
过了盏茶功夫,门外响起咚咚咚的脚步声,门帘掀开冲进一个粉雕玉琢的少年,笑嘻嘻说道:“父王,母妃,是真的吗?真的找到大哥了吗?”
王爷王妃笑着点头,少年朝着如墨噗通跪倒在地,叩头道:“大哥在上,小弟叔瑜有礼,找到大哥真好,母妃这些年寻找大哥,不知失望多少次,流了多少眼泪,父王也是,母妃一流泪,父王就跟着心焦忧虑,这下好了,我们一家人团聚了……”
如墨忙扶起他来,叫了声三弟,叔瑜笑嘻嘻答应了,过去靠在王妃怀中起腻,如墨看得心生羡慕,即便找到娘亲,也是客气生疏,就算时日久了彼此熟悉了,也再不能象三弟这样膝下承欢,看着叔瑜粉白的脸庞灿若春花,竟比少女还要明艳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