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16
跪下委屈说道:“并不是媳妇容不下青萍,她产后身子虚弱,心绪又放不开,凡事往窄处想,一直都寻医问药,人参燕窝没断过,可还是去了,就算给媳妇几个胆子,也不敢在母亲眼皮底下生事,大雷我也当亲生一样疼爱,可是他生性不安分,闹着要习武做大侠,派人紧看着还是走了……”

  二老爷也忙跪在二夫人身边:“每年都派出几拨人寻找,也找到过,可他不肯回来,后来被逼得急了,就跑到了南边,山高路远的……”

  老太君指指他们:“如今人去了,没见你们掉一滴眼泪,说什么疼孩子,怕是连孩子的长相都不记得了,算起来十多个孙子女,就大雷最命苦,从小风餐露宿的,再跟人比武,刀剑不长眼,这是造的什么孽啊,你们这两个心硬肠冷的,哭不出来是吧?来人,给我狠狠得打,打到他们哭再停……”

  二夫人忙说道:“母亲容媳妇说一句话,大雷在外漂泊,只怕是因为嫣然,他从小就和嫣然亲近,嫣然出事后,他曾说过一定要将嫣然找回来……”

  老太君的唇哆嗦一下,想说什么竟说不出话来,抚摸着怀里的瓷坛泪如雨下,大夫人流着泪站起来指指二夫人:“既是二房的事,好端端的提嫣然做什么?我这个女儿是不争气,可也没碍着你们什么事。”

  老太君一声长叹,拉过雪茵的手吩咐道:“将嫣然住过的梅院打扫了,让雪茵住进去,以后她就是洪府的七少夫人,与其他的孙媳妇们一样看待,吃穿用度不许有丝毫怠慢。二夫人提起嫣然犯了家规,就在这儿跪着,老二陪着你媳妇……”

  雪茵在洪府住下来,大雷办了丧礼后,她戴了孝,每日做些针线练会儿宝剑,找些婆子问问大雷小时候的事,别的人不招她,她也不去惹别人,慢慢的,她知道了嫣然的事,原来洪府人丁虽兴旺,从老太爷那一代就没有姑娘,到了老太君孙子女这一辈,大夫人头胎生女,一家人爱若珠宝,因这个孙女生得眉目如画,取名嫣然。

  嫣然虽得全家人悉心宠爱,却毫不骄纵,温柔大方知书达礼,对比她小的弟弟们关爱有加,尤其是二房的七弟大雷,长姊如母一般疼爱着,因大雷三岁没了姨娘,嫡母对他不闻不问,老太君虽说也疼,可孙子女众多,二夫人又惯会讨巧,老太君嘱咐二夫人照顾好大雷,不疑有他,嫣然因喜爱大雷直爽性情,故差人留心,知道大雷境况后,仗着祖母宠爱,将大雷接到自己院子里照顾。

  大雷六岁时,平静安宁的日子生了变故,至于怎样变故,洪府上下守口如瓶无人肯说,雪茵估计是嫣然出嫁了,可是嫣然怎么出了事,大雷为何要出门寻找,她百思不得其解,她也进过嫣然的书房,里面慢慢两架子的书,琴谱棋谱规整码放着,也有嫣然画的几幅画,她虽不懂好坏,但能断定嫣然是位才情宛然的女子,这样的女子,到底命运如何却无从知晓。

  过了一年多,十月初一雪茵又带着丫鬟去为大雷上坟,为大雷上香后,绕行到祖坟边一个角落里,那儿葬着大雷的生母青萍,待要摆祭品就是一愣,坟前小小的祭台上摆满了祭品,一个薄命的姨娘,谁又会早早前来祭扫?雪茵以为是青萍娘家的人,把祭品往旁边推了推,想要摆上自己备好的,意外看到祭品下面露出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娘亲在天有灵,告诉儿子嫣然姐姐如今身在何方……

  雪茵如五雷轰顶,那是大雷的笔迹,歪七扭八大大咧咧的,她跑去问守坟的人,却说无人来过,雪茵拉他到青萍坟头看,守坟人瞪大了双眼,连说见了鬼了……

  雪茵四处找人打听,都没有见过大雷,颓丧回去后静默两日,跟老太君求情说是思念娘家人,老太君怜她年轻守寡,痛快答应了,嘱咐早去早回,雪茵就此离开那重门宅院,骑马向南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