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10
科研究所建于五六十年代的一层旧楼,但走进挂有长浩牌子的四楼会使人眼睛猛然为之一亮,这里的装修,虽然不够华丽,但你仔细看来,处处用材考究,做工精细,整体设计独具匠心,让人感觉内涵博深。

  肖寒和丁蕾被叶志文的夫人张茜小姐(同时身兼秘书、助理之职)给引到叶志文的会客室。张小姐身材苗条,面庞清爽,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一看就知道是自小见过世面的人。据说,她老爸是县委书记,为和叶志文结合曾引起过轩然大波,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去会客室的当儿,肖寒想着昨晚让丁蕾陪着熬夜的事,难得地悄悄幽了一默,说:“人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要我说,成功的男人身边,必有一位得力的秘书。”丁蕾“抿”嘴笑了一下,不管多么能干的女人,都不会拒绝男人恰到好处的奉承的,更何况还是自己的老板。

  叶志文屋里还有一位客人,是一位老太太。在招呼他们后,歉意地说:“肖老板、丁秘书包涵等一会儿好吗?”

  既来之,则安之,谁让自己存心当不速之客没有预约呢?肖寒说:“没关系的,你们谈吧。如果不方便,我们可以先回避一下。”

  叶志文说:“没有妨碍,你们就坐在这里吧。”扭头对眼圈红红的老太太说:“宋老师,不要伤心,把情况讲讲,看我能不能帮上您的忙。”

  宋老师望了肖寒他们一眼,讲开了。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宋老师是一位退休的小学教师,老伴早年过世了,儿子和儿媳是搞地质的,常年在野外工作,家中只有她和小孙女两个,孙女聪明好学,在学校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名,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还一直担任着班干部,是学校师生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原说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进入省重点初中不成问题的。谁知升学考试都进行过了,考试成绩也都出来了,政策却突然发生了变化,不再设重点初中,学生按户籍辖区就近入学。全市中考总分第一名的小孙女虽然懊丧,但很快就想通了,这是政策规定,谁也没有办法的。问题出在宋老师的对门邻居身上,这位邻居是省直机关某要害部门握有实权的一个处长,他的女儿和宋老师的孙女是同班同学,学习成绩也都不相上下,两人平时既是好朋友又是暗中较劲的竞争对手。这大概是中国教育的通病,培养出尖子生进取心的同时,也养成了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和盲目攀比的虚荣心。自然,这个处长有的是办法,也不知走的什么路子,找的什么关系,把他的女儿给弄进重点中学去了——虽说不提“重点”二字了,但原来倾斜进去的师资力量依旧没动,漂亮的教学大楼和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没有分给别的学校一星半点,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依旧还是“重点”,还是学生心目中渴望的向往——这一下,宋老师的孙女心理失衡了,跟宋老师大哭大闹着要她也去找关系。宋老师别说已经退休,就是没退休,谁会用着一个小学老师呢?既然别人用不着她,谁又会白白为她办事?宋老师只有陪着孙女伤心落泪的份儿,顶多再无伤大雅地骂两句不正之风。见奶奶想不出办法,小孙女一天不吃不喝后,吞下了安眠药……讲到这儿,宋老师脸上淌满泪水,抽泣着说不下去了。丁蕾眼圈一红,也滚出泪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欲望之门 第二章(16)

  肖寒早听明白了,中国有句俗话:三十年前看父待子,三十年后看子待父。现在小孩上学乃至毕业分配,实际上,都是大人关系的综合较量。这也是中国的特色之一,几乎在所有的规定之后,都郑重其事地附有这么一条:特殊情况除外。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似乎是专门给有关系的人留下了一扇方便之门。于是,就又有了“规矩是人定”的之说。言外之意,既然是人定的,人就有办法把它变通得了。关于“矛盾特殊性”的哲学原理,在九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活学活用。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