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真假难辨
��细腻,画工精湛,乍一看,竟似是一件真品。
洒蓝釉为明代宣德时期创烧的一种色釉品种,为低温釉。采用吹釉工艺而成,釉面浓淡不一,浅蓝色地上散布着深蓝色点,犹如散落的蓝色水滴,故称为“洒蓝”或“雪花蓝”。清《南窑笔记》也称之为“吹青釉”。
宣德洒蓝釉器传世品仅见钵类,装饰有刻划云龙纹。清康熙时期的洒蓝釉瓷较为多见,为高温色釉。造型丰富多样,有盘、碗、笔筒、槌瓶、罐等,釉面光润,洒点均匀,装饰手法多样,有洒蓝地釉下或釉上彩绘、洒蓝地白花、洒蓝地描金等。
吴迪手上这件瓶子胎薄坚细,釉质深沉素雅,金彩雍容华贵,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觉,花纹繁密,但布局井然有序,竟似是康熙朝的典型器物。
他又看了看了圈足内的青花标识,一言不发的将棒槌瓶放下,凑过去打量另外一件高高的天蓝色瓶子。这件更不得了,居然是一件钧窑镂空座瓶!
瓶子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为瓶形,下为镂空瓶座,上下之间没有接缝,显然是烧制时就是连为一体的。
吴迪仔细的打量着这个少见的造型,只见瓶子瓶口外敞,长颈,螭形双耳,瓶腹浑圆,四面各有一铺首衔环。瓶体通施天蓝釉,釉层较厚,釉色不匀,部分流于底部,正是标准的“流釉”现象。而且釉面有多处紫红斑,看上去斑驳陆离,不是很美观。不过他知道,那是釉料中的铜在烧制时还原所致,恰恰是证明其身份的重要标志。
这件镂空座瓶高近60厘米、口径、底径均为18厘米左右,从釉面、胎质、器型等特征来看,应该是元代的钧窑瓷器。
元代钧窑釉色以青蓝为基调而多变化,但是成品釉层较厚,呈“乳浊现象”,不像其他青瓷那样有透明感。在艺术风格上,雄浑大气,常有形体很大的作品出现。这一切的特征,这个瓶子都很符合。
“阿迪,这一件好像没有那一件好看。”
孟瑶看到吴迪在专心看藏品,其他人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竟然没有一个人说话,觉得屋内气氛有点凝重,忍不住出声发表意见。
“呵呵,确实,这件镂空座瓶在工艺方面比较粗放,瓷胎胎质也比较粗松,釉色还有点僵硬,作为一件观赏器是有点不合格,但是这种镂空的器型倒是很少见。这个……小舅,这两件不知道你准备卖什么价钱啊?”
吴迪想了半天,没有找到合适的称呼,干脆也跟着小汝叫小舅算了。
“这两件一件是康熙朝的洒蓝釉地描金缠枝莲纹棒槌瓶,一件是元代钧窑镂空座瓶,老爷子临走的时候交代过,低于一千万不准出手。”
“一千万?两件一千万?”
小舅点了点头,
“这个价格实际上是偏低了,但是咱们也不认识什么大的收藏家,没有出货的渠道,这东西放家里一天还提心吊胆的,所以干脆就便宜点卖了算了。不给别人点利润空间,谁愿意花这么大的价钱买两个旧瓶子回去自己看?”
吴迪苦笑了一声,不用找了,这里就有一个,专门花大价钱买了旧瓶子就为了自己看。不过这两件东西一千万还真不算贵,这个价钱应该是几年前他们了解到的了,现在上拍甚至都不需要艹作,上两千万很轻松。
他习惯姓的用天书验证了一下,随即脸上苦笑的痕迹更加的明显,丢人啊,居然打眼了,特征这么明显的东西居然也会打眼!
这两件瓶子一真一假,康熙朝的洒蓝釉地描金缠枝莲纹棒槌瓶虽
洒蓝釉为明代宣德时期创烧的一种色釉品种,为低温釉。采用吹釉工艺而成,釉面浓淡不一,浅蓝色地上散布着深蓝色点,犹如散落的蓝色水滴,故称为“洒蓝”或“雪花蓝”。清《南窑笔记》也称之为“吹青釉”。
宣德洒蓝釉器传世品仅见钵类,装饰有刻划云龙纹。清康熙时期的洒蓝釉瓷较为多见,为高温色釉。造型丰富多样,有盘、碗、笔筒、槌瓶、罐等,釉面光润,洒点均匀,装饰手法多样,有洒蓝地釉下或釉上彩绘、洒蓝地白花、洒蓝地描金等。
吴迪手上这件瓶子胎薄坚细,釉质深沉素雅,金彩雍容华贵,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觉,花纹繁密,但布局井然有序,竟似是康熙朝的典型器物。
他又看了看了圈足内的青花标识,一言不发的将棒槌瓶放下,凑过去打量另外一件高高的天蓝色瓶子。这件更不得了,居然是一件钧窑镂空座瓶!
瓶子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为瓶形,下为镂空瓶座,上下之间没有接缝,显然是烧制时就是连为一体的。
吴迪仔细的打量着这个少见的造型,只见瓶子瓶口外敞,长颈,螭形双耳,瓶腹浑圆,四面各有一铺首衔环。瓶体通施天蓝釉,釉层较厚,釉色不匀,部分流于底部,正是标准的“流釉”现象。而且釉面有多处紫红斑,看上去斑驳陆离,不是很美观。不过他知道,那是釉料中的铜在烧制时还原所致,恰恰是证明其身份的重要标志。
这件镂空座瓶高近60厘米、口径、底径均为18厘米左右,从釉面、胎质、器型等特征来看,应该是元代的钧窑瓷器。
元代钧窑釉色以青蓝为基调而多变化,但是成品釉层较厚,呈“乳浊现象”,不像其他青瓷那样有透明感。在艺术风格上,雄浑大气,常有形体很大的作品出现。这一切的特征,这个瓶子都很符合。
“阿迪,这一件好像没有那一件好看。”
孟瑶看到吴迪在专心看藏品,其他人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竟然没有一个人说话,觉得屋内气氛有点凝重,忍不住出声发表意见。
“呵呵,确实,这件镂空座瓶在工艺方面比较粗放,瓷胎胎质也比较粗松,釉色还有点僵硬,作为一件观赏器是有点不合格,但是这种镂空的器型倒是很少见。这个……小舅,这两件不知道你准备卖什么价钱啊?”
吴迪想了半天,没有找到合适的称呼,干脆也跟着小汝叫小舅算了。
“这两件一件是康熙朝的洒蓝釉地描金缠枝莲纹棒槌瓶,一件是元代钧窑镂空座瓶,老爷子临走的时候交代过,低于一千万不准出手。”
“一千万?两件一千万?”
小舅点了点头,
“这个价格实际上是偏低了,但是咱们也不认识什么大的收藏家,没有出货的渠道,这东西放家里一天还提心吊胆的,所以干脆就便宜点卖了算了。不给别人点利润空间,谁愿意花这么大的价钱买两个旧瓶子回去自己看?”
吴迪苦笑了一声,不用找了,这里就有一个,专门花大价钱买了旧瓶子就为了自己看。不过这两件东西一千万还真不算贵,这个价钱应该是几年前他们了解到的了,现在上拍甚至都不需要艹作,上两千万很轻松。
他习惯姓的用天书验证了一下,随即脸上苦笑的痕迹更加的明显,丢人啊,居然打眼了,特征这么明显的东西居然也会打眼!
这两件瓶子一真一假,康熙朝的洒蓝釉地描金缠枝莲纹棒槌瓶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