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新米要上市了
��收割的时候,都是赵家屯的节日。虽然是炎炎夏日,赵家屯各家各户都像过节一般,走了出来,在农场的看收割的盛大场面。

  虽然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但是有个时候,还是需要人手帮忙。主要的原因是来旺的这稻田还养了鱼。田里有很多沟渠。收割机过去之后,就容易将水沟给压塌。这个时候,总会有人扛着锄头跑过去将沟渠重新挖通。

  “哎!一条鲟鱼跳出来了!”金贵放暑假,回了赵家屯。金贵用手指着稻田里正在蹦蹦跳跳的大鲟鱼喊道。

  赵树良立即打着赤脚跑了上去,将鲟鱼捉到水桶里,然后倒入稻田边的水渠中。

  “树良叔,等下捉到了就别放了。晚上我们搞个尝新仪式。还得捉一些鱼哩。”来旺说道。

  “那可不成。晚上需要鱼,到时候再去捉。现在就得按照规矩来。捉到的鱼一律要放到水渠中去。”赵树良说道。

  赵树良是担心要是捉鱼不放回去,别人也有样学样,捉到鱼拿回家去了。来旺今年的所有的农场都搞了稻田养鱼。今年光是将稻田里养的鱼拿出去卖,都能够卖一大笔钱。要知道来旺稻田里养的可都是名贵鱼。

  赵树良可不再是以前那个信息闭塞的老农民了,他从网络上看到过,来旺稻田里养的鱼可都是有价无市的鱼类。比如长江刀鱼。现在长江刀鱼几乎绝迹,一条鱼都是几千块钱一两。吃鱼跟吃金子一般似的。但是在来旺的稻田里随处都看到长江刀鱼的踪迹。

  不说买几千块一两,就是卖几百块一斤,这么多的长江刀鱼,也能够卖不少钱。赵树良估摸着一亩田捉二三十斤刀鱼应该不成问题。五千多亩稻田那就是十几万斤刀鱼。一百块一斤,那也是几千万哩。鲟鱼的价格虽然没有刀鱼那么夸张,但是产量却高得多。

  “行行,树良叔,你觉得怎么办好,就怎么办吧。”来旺可不愿意被赵树良教育一番,笑着说道。

  金贵将手中的泥巴往裤腿上擦了擦,跑了过来,“来旺叔,让你们家来福跟我玩几天,行不行?”

  来旺笑道,“那你得去问来福,看它自己愿意么。”

  “我就知道你这么小气。我就带着它玩两天,又不会又了你的。”金贵撇了撇嘴巴。

  来旺呵呵一笑。

  “来旺叔,咱们一渡水村的小学真的会重新建么?”金贵问道。

  “怎么?难道你想回来上学?”来旺问道。

  “要是小学真的建好,我就回来上学。”金贵说道。

  由于一渡水村的村民全部回村,原本在外面上学的小孩全部回到了村里。村里的学龄儿童一下子多了起来。但是由于一渡水村的村小早已因为学生太少而撤销,都只好去镇上上学。由于人数比较多,周末的时候,没有校车,只能挤福旺农场的通勤车回来。安全隐患特别多。

  来旺准备出资在一渡水村修建一个福旺小学。由于一渡水村因为福旺集团很多核心产业都是建子一渡水村,所以每天都有通往黄石各个农村的通勤车。临近几个村的小孩都可以乘坐通勤车到一渡水村上学。

  由于平时通勤车坐车的人并不多,所以安全性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那你放心好了。咱们以后的福旺小学指定要比镇上的小学还要气派!老师也要比镇上小学要优秀。”来旺说道。

  修建一个小学,对于目前的来旺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