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布谷天
��很饱满。

  赵玉龙随手翻了翻,竟然没有看到一粒没有萌发的谷种。这种情况在平常很难看到。

  赵玉龙身后的一名工人惊奇地说道,“百分之百的萌发率!”

  平常的谷种,能有百分之九十五的萌发率就算很不错了。并不是所有的稻谷都保持着萌发的能力,很多种子由于收割、保存过程中,丧失了萌发的能力。

  所以当看到这些稻谷种子竟然没有一粒死种子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瞪大了眼睛。大家几乎翻遍了所有的种子,却没能够找出任何一粒没有萌发的。

  大伙都是面面相窥。

  “这种子实在好,萌发率竟然这么高!”

  “也没啥子好奇怪的,这种子谷粒这么饱满,而且里面找不到一粒色泽不好的。有这么高的萌发率也并不稀奇。”

  “恩。来旺真是厉害,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弄到了这么好的种子。镇上种子站肯定是卖不到的。”

  “这要是买得到才怪了呢。来旺跟袁老认识,也许是从他那里得到的。”

  “水稻研究所就能够弄出百分之百发芽的种子么?”

  “管这么多干嘛?种子萌发率这么高,以后还能省出不少种子来。看来下一次,不能弄太多的差补。不然将来,秧苗会剩下太多。”

  “恩。这香米的产量不知道怎么样?其实以前的大米品质就已经很不错了,产量也很高,来旺根本没必要改种香米种子的。”

  “你知道个啥?来旺的目标可不是国内市场。最近福旺大米的价格调低了一半,就是因为岛国的大米价格也下调了。福旺大米的品质虽然高于岛国大米,但是品质却没有特别大的差距。来旺这一次彻底放弃了常规大米的种植,全部改种香米,将来福旺香米一旦走向市场,就可以彻底将岛国大米挤出中国高档大米市场。而且来旺的目标可没有限制在国内。将来时要去抢外国人钱的。”赵玉龙说道。

  “说起这个就来劲,想想看,咱们亲手种的稻米,将来可以卖到外国去,抢外国人的钱,那真是过瘾。要是让我们种上黄石镇的稻田,甚至种上榔梨县的稻田,我们可以抢夺更大的市场。咱们黄石镇就有几十万亩水田,要是全部让我们福旺农场兼并了,每年就可以生产处几万吨粮食。榔梨县有上百万亩水田,一年就可以生产处上百万吨福旺大米。我的歌乖乖,咱们的福旺大米至少得一百元一公斤,那可是上千亿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算了算,结果很让人吃惊。

  “没有那么夸张,真要是福旺农场能够扩大到上百万亩,产量高了,价钱就得降下来。不然的话,这上千亿,可是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县的生产总值了。”赵玉龙笑道。

  “不管有没有,就算只有几十亿,也很了不得。”那小伙子说道。

  “我们这邻近几个村的水田聚拢来,都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将来要将整个县的水田聚拢来,那可是难上加难。其实有着功夫,还不如到外国去购买农场了。比这可是容易得多。”赵玉龙说道。

  “对,我看报纸上就说,岛国的农业科技公司就是在很多土地很富余的国家收购农场,以后咱们福旺规模扩大了,也可以到外国去买农场去。”小伙子叫黄秋锋,正儿八经上过大专,这年头工作不好找,听说福旺农场这里工资待遇不低,便到农场来当工人了。

  来旺回到养殖场,三只小狐狸立即迎了上来,围着来旺团团转,来福不好意思跟三只小狐狸抢位置,但连个位置都分不到,还是让它有些懊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