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学校教育,自然科学教育
就是人才,我们不能让他们终老山林,我们要让他们出来为国家做一点贡献。”

  范文光是举人出生,几次科举考试都没考中进士,听杨轩这么说连声称是。

  经过御前会议商议,在各行省贡院内部建立图书馆,收集各类有关书籍,建立藏书制度。

  各省贡院前院建成一个讲习所,逢一、逢五的由本省巡抚、布政使、御史、议长,大学教授对大家进行公开培训,城中达官贵人,贩夫走卒都可以参加。

  在各行省建立1所大学,以培养各种专业人才。

  每个行省大学需有四个专业,算学、自然学、法典由礼部统一编撰学习课本,其他学科由各行省提交培训课本之后由礼部统一确定。

  学校教员由各行省礼司统一聘请,根据其学业水平授予教授、教习等五种职称,其俸禄则从正五品到从九品不等。

  学员由本省秀才中优秀者中挑选产生,除了一定文化水平之外,各学校可以拟定与专业有关的人才选拔制度。

  学员分正式学员与候补学员两种,每个专业正式学员不得超过10个,候补学员也不得超过5个。

  每年招生,学制为三年,在学期间正式学员每人每月发放2两纹银,候补学员发放1两纹银生活补助。

  毕业合格者授予举人出身,由本省吏司安排工作,优秀者参加全国选拔,最优的前三名授予授予进士及第,由吏部安排工作。

  配合大学建设的同时,决定在今年开科取士,所有中进士的一律到翰林院培训半年,学习基本的自然学(化学、物理学)、算学、法典知识,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官职。

  虽然大家颇为怀疑,但杨轩内心充满兴奋,认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就是推行学校教育,推行自然科学教育。

  众人点头不已,在古代修路祝桥,开设学堂,那可以说天下大义,大家可不敢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