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科举取士
才,旁边站了百来个,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样子,有的相当于台湾那帮占领立法院的学生。

  杨轩笑着说道:“哦,你们这里有七八个人,还有那些想承情的?

  本王向来宽宏大量,只要陈清,只要是一个个说,本王一律不予追究。”

  听杨轩如此说,又跪下了20多个,杨轩笑了笑,令书吏推来一个白板,笑着说道:“这样吧,你们一个一个说,不要说重复话,书吏会一一记录的.

  大家也可以看到,我给每个人半截香功夫陈清,若是超过时间没有说完的,直接打住。

  那个先来,王志道,你领头,站起来说话,你先来说吧。”

  王志道胆战心惊的站起来,拱了拱手陈清。

  经过一个时辰,大家问题都基本上列举出来,主要集中在四点:

  改变祖制,事先没有通知,史记资治通鉴纵横学不在考试范围,算学物理无用

  杨轩不时颔首,良久问道:“哦,各位,大家说改变祖制,哦,那傍边有一个学生,你在这里,你说说秦汉以降,我国官吏选拔制度是什么?

  一些人只以为学了几本四书五经就天下无敌了,真是井底之蛙、夜郎自大。”

  这个被点中的人一听,颇为慌张,当即说出汉朝是举孝廉,在隋朝才开始科举制度。

  杨轩看众人回答得差不多了,笑道:“如此看来,这改变祖制不成立啊,这种习惯在逐步改进啊。

  大家都是一方秀才,大家想想过去你们遇到这些知县没有,虽然是科举出身,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男盗女娼,贪污腐败横行,如此说来,这次策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甚为重要啊。

  我们周围是不是有很多四书五经八股文做得非常好,但治理地方一塌糊涂的官员,大家想想,这是我们要的吗?

  如此说改变祖制势在必行,只要对民众有好处的,当然应该改变啊。

  这次我们扩大考试范围,当然就有必要。

  还有大家说事先没有通知?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大家想想,我们科举考试就是选拔人才,大家现在是秀才了,连乡野村夫就知道很多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春秋一些典故,若是你们不知道,你看看,你们是不是博学之士呢?

  当然,你们提的事情也有道理,我会与吴长史一道重新确定下一次考试书籍,除了四书五经、史记、资治通鉴一些重要事迹之外,还会制定一些书籍,但这样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大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啊。

  但这次大家都在同一水平下,很多人能够回答得非常好,那证明人家知识远在你之上啊。

  还有,你们这几个说算学无用,物理无用,大家认为呢?”

  旁边围观的看到杨轩如此解释,有的早已经揣摩心思,看来这个王爷倡导知行合一,当即纷纷举手,杨轩令其出来搭话。

  大家看到能够在天下闻名的蜀王面前表现,更是踊跃不已,看着大家将自己理由反驳得体无完肤,王志道满脸苍白,连忙跪下认错。

  杨轩当然不为己甚,笑着说道:“各位,本人年不到三十,为何能够推行新政,为何能够打败鞑子,这有一点,那就是知行合一,那就是掌握上述这些知识。

  这次也怪本王太心急了,希望能够选出大量像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