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王府早课
/>
  朱淑颍笑了笑,身体向对方靠了靠说道:“夫君,拥立就拥立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当日先帝驾崩天下无主,父王以藩王之尊监国,最后一些官僚无理取闹,致使城都防卫松懈,贱妾一家阖门近万人遇害。

  夫君,既然将士们诚心拥立,哪有什么好担心的啊。”

  内心一喜,杨轩面带忧郁道:“郡主,为夫担心的你与那一干蜀藩宗亲不明白为夫一番苦心,误会为夫了啊。”

  朱淑颍理了理头发说道:“夫君,你多心了。女婿亦为半子,甲申之祸后,我阖家近万人遇害,兄弟姐妹尽失。

  别的不说,即便在民间女婿继承岳父家业的也理所当然,即便父王在世,听到夫君被立为蜀王,也会非常高兴的。”

  杨轩内心大喜,在其肩膀上亲亲拍了几下,以示亲昵,然后说道:“郡主,你能如此识大体,实乃为夫之福啊,你那些蜀藩宗亲,他们不会没什么意见吧?”

  朱淑颍收拾笑容,转头看着男人说道:“夫君,甲申之乱后,残留的蜀藩宗亲不过四五十余人而已,人多心杂,反对的当然也有。

  德阳王最先也有点想不通,二叔(富顺王)多番劝诫,他们方才应允。”

  感到内心实在多疑,自己被拥立为蜀王,人情世故,即便一般老百姓也会认为王后当郡主莫属,世子当武儿莫属。

  当日拥立之时为安抚众人,杨轩也如此宣布,在那之后虽然没有什么像样的典礼,大概大家认为事急从权而已。

  想到这里,一再询问王后、王妃礼服是否准备妥当,相当于正式承认当日许诺。

  在获得旧日蜀藩宗亲支持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获得辖下官员将领支持。

  进城那天,四钏巡抚吴兆元、布政使严锡命等人率领一干官僚前来迎接,本来就是一种变相承认,现在只是需要另一种承认而已。

  这天早上七点,cd)府大小官员200多人来到承运殿议事,算是正式承认杨轩蜀王的身份。

  大明王朝除了规定每天早朝礼仪之外,更规定地方官员需要定时参拜在地藩王。

  就拿大明的早朝说起吧,每天凌晨5点钟前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

  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通常,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

  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为了开早朝,很多官员更是要穿过半个北京城,如此很多早上3点钟起床,如此风雨无阻,简直比囚犯还不如。

  听大家描述,杨轩感叹这个比地主家的长工还不如啊,地主家长工也要等到天亮之后才会上工啊。

  再说了很多低品官员住得太远,那更是苦不堪言啊。

  对早朝制度,万历帝时张居正曾经改为3,6,9上早朝,如此方稍稍减轻官员负担。

  古代讲究以礼治国,不要说朝廷早朝,就是地方官员定时觐见在地藩王,也一点不敢马虎。

  在明朝中叶,地方藩王成为一个个高级囚徒被囚禁在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