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无敌战象
,多少补贴家用,最初大家还颇为怀疑担心家里收不到,现在一看没有任何问题,家中有父母妻儿的多选择一大半交给家中父母保管,而自己则留一点零花钱。

  你不知道,家人每月从乡里长处领取了军饷的情景,周围七乡八里的都一个劲询问义勇军还招不招人?”

  这是杨轩推行的一种军饷发放方法,义勇军将士多从地方招募,很多更是家有父母兄弟的,拿到军饷之后很多将士常常托人将钱银送回给家人(军饷高)。

  如此就出现一个怪现象,从地方上征收田赋、丁赋、商赋、矿赋、盐赋等赋税之后,然后派出兵马小心翼翼的解送到前线发给将士们,最后很多将士则千辛万苦的托人送回给家乡父母。

  在银币推广之后,特别是忠义钱庄开办之后,杨轩采用另外的一种方法发放军饷,给所有将士办一个户头,在主户基础上则是几个分户。

  参军入伍的将士可以选择自己领取多少,再将多少邮寄给家中父母,这个政策一经推出大受欢迎,很多人只领取一小部分供自己日常开支,而绝大多数由忠义钱庄每月固定时间代发。

  大家最初还有疑虑,但忠义钱庄没有让大家失望:

  基本上每月同时发放,也就是在军中初一发放军饷,家中父母可以凭借存折本同天领取,以后领取的计算利息。

  大家最先不相信,即便找上最快的快马也不会当天发放吧?

  很多人托军中司务长写信询问,有的更是路过家门询问,最后居然都得到肯定答复,这可让很多将士乐开了。

  自那以后有家有口的将士大多办理存折存取银两,有的更是直言大人给大家变相补贴,还有的直言大人贴钱赚吆喝。

  现代人当然多明白是怎么回事,更明白此事最大受益者不是这些普通兵丁,而是官府。

  过去官府将钱财收缴上来层层上缴国库,最后再派出重兵押运到前线发放给前线兵丁,期间稍稍不顺,或者路上受阻都可能闹兵变。

  而现在可好,军队与官府只是登记造册,只是在忠义钱庄开户而已,地方上收缴的税款也不需要再像过去那样派出重兵解送到上级衙门,解送到前线,现在直接通过乡公所发放,减少太多流通环节,官府开支也大为减少。

  将士亲属有一个存折本每月定期领取钱财,就像八十年代外出打工父母一样每次扬起手中的存折本,必然惹得众人眼红,鼓舞大家参军热情。

  更重要的是将将士自己与家乡父母连接起来,在战场上立功升迁之后,家乡亲人领取款项当然就增加了,如此不但自己在战场上得意,家人更能够挺直腰杆做人。

  你如果当了逃兵,或者受到军法处置,隔几个月家人也会知道,要交还代付的军饷,臭名声迅速的传开,父母在家乡就被嘲笑。

  杨威现在提起忠义钱庄之事,两人相视一笑,李定国叹息道:“王爷真的不容易,虽然在义军哪里抢来了两百多万两纹银,在豪格那里也缴获了几百万两纹银。

  但你看看我们现在可有十万之众,再加上地方守备守备,每年光军饷就足足超过200万两纹银啊,若再加上各地官府开支,那可超过240万两纹银啊,这可真的难为大人了。”

  杨威笑道:“都指挥使,这还不算。

  除此之外,各县都在兴修水利,各县都在修筑道路,这些可都要钱啊。

  还有地方上很少有贪官,一贪污马上就被检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