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四轮马车--国人之憾
困难,这次远征更考验后勤保障能力。
一路之上,除了关注前方战事之外,杨轩更关注后勤保障上面,也一心验证水军远程运输,辎重营近程运输的后勤方式。
一艘船能够运输两百余担粮食,义勇军现在有150余艘运输船,编为编为3个运输营15个运输大队。
大小运输船同时起运,可以同时运输3万担辎重粮食。
即便考虑长途远程运输,每趟运输10余天来回,每天营业可以像前线供应3千担辎重粮食,完全可以保证5万大军前线作战。
大小船只从嘉陵江、岷江、渠江、涪江等地汇合,然后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直达乌蒙府(今日昭通府)到达前方水军大寨,前方水路不通,前方军需需要由水路转为陆路。
副将陈怀西督率当地民众将一袋袋粮食装入仓库,然后由步兵辎重运输营运往钱箱。
双辕车(一匹马)在驿道上不载人最多可拖拽4担粮食,考虑到长途运输对畜力损害,实际运输多为其中六七成(有的时候还需要载人),单辕车多拖拽3担。
毫无疑问,四轮马车显示出在远途运输方面优势,在驿道上两马的轻四轮马车可拖拽8担粮食,四马拖拽的四轮马车可拖拽20担粮食。(军事后勤百科,拿破仑时代,轻四轮马车可拖拽600公斤。考虑道驿道道路平整,即便中国骡马比欧洲的较为瘦小,在驿道上拖拽重量应该不比其野战拖拽数量轻)
由于去年四轮马车刚刚推出,制造的不多,外加上能够驾驭四轮马车的人较少,全军上下共组建1个轻四轮马车大队(每个大队40辆轻四轮马车),1个重四轮马车中队(10辆重四轮马车),也彰显出无与伦比的运输能力。
过去兵丁负重行军一天距离在三四十里左右,现代各步兵营大量装备二轮马车、独轮车,步兵不需要背负重型铠甲行军,如此正常行军速度也在四五十里,快速行军可达到六七十里。
自洪武帝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就以南北二京为中心在全国修建全国性驿道(如同现代的国道),以各省会为中心为中心修建驿道(如同现代省道),以及大量官道,方便马车、手推车运输。
在驿道上四轮马车负重行走,在驿道上每天可达到30公里,远超过去的双辕车(二轮马车),不但可以保证军需,而且还可以在粮食消耗完成后从后方再次运输粮食补给。
而二轮马车勉强可以维持快速行军,而独轮车等辎重车辆则根本不行,如此方有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古训。
看到这四轮马车,杨轩感慨万千,除了动力是马匹之外,除了主要部件是木头之外,这四轮马车与现在拖拉机、轿车没有太大差别。
前面两匹马并辔而行(四马拖拽的就是前后两排),车夫坐在高高的木板上控制方向控制速度,后面就是四个轮子连在一起的拖车。
相比东方的大车,由于有四个轮子马匹只需要拖拽后面的拖车而不需要负重,再加上西欧人解决了转向问题,这两匹马拖拽的四轮马车一天能够拖着8担货物(1200斤)行走60里以上,其速度货物运输量远在东方大车之上。
驿道路面非常宽,最窄处有3.5米左右,最宽处也有4米,四轮马车完全可以单向通行,在平路处甚至可以并行。
与过去中国马车不同,四轮马车马匹只是在平面坡面上拉运货物,而不像古代中国马匹那样半承重,马匹得到解放,在平原地区即便拖拽重物也可以跑两百多里,在山路中可以跑一百里。
看着浩浩荡�
一路之上,除了关注前方战事之外,杨轩更关注后勤保障上面,也一心验证水军远程运输,辎重营近程运输的后勤方式。
一艘船能够运输两百余担粮食,义勇军现在有150余艘运输船,编为编为3个运输营15个运输大队。
大小运输船同时起运,可以同时运输3万担辎重粮食。
即便考虑长途远程运输,每趟运输10余天来回,每天营业可以像前线供应3千担辎重粮食,完全可以保证5万大军前线作战。
大小船只从嘉陵江、岷江、渠江、涪江等地汇合,然后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直达乌蒙府(今日昭通府)到达前方水军大寨,前方水路不通,前方军需需要由水路转为陆路。
副将陈怀西督率当地民众将一袋袋粮食装入仓库,然后由步兵辎重运输营运往钱箱。
双辕车(一匹马)在驿道上不载人最多可拖拽4担粮食,考虑到长途运输对畜力损害,实际运输多为其中六七成(有的时候还需要载人),单辕车多拖拽3担。
毫无疑问,四轮马车显示出在远途运输方面优势,在驿道上两马的轻四轮马车可拖拽8担粮食,四马拖拽的四轮马车可拖拽20担粮食。(军事后勤百科,拿破仑时代,轻四轮马车可拖拽600公斤。考虑道驿道道路平整,即便中国骡马比欧洲的较为瘦小,在驿道上拖拽重量应该不比其野战拖拽数量轻)
由于去年四轮马车刚刚推出,制造的不多,外加上能够驾驭四轮马车的人较少,全军上下共组建1个轻四轮马车大队(每个大队40辆轻四轮马车),1个重四轮马车中队(10辆重四轮马车),也彰显出无与伦比的运输能力。
过去兵丁负重行军一天距离在三四十里左右,现代各步兵营大量装备二轮马车、独轮车,步兵不需要背负重型铠甲行军,如此正常行军速度也在四五十里,快速行军可达到六七十里。
自洪武帝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就以南北二京为中心在全国修建全国性驿道(如同现代的国道),以各省会为中心为中心修建驿道(如同现代省道),以及大量官道,方便马车、手推车运输。
在驿道上四轮马车负重行走,在驿道上每天可达到30公里,远超过去的双辕车(二轮马车),不但可以保证军需,而且还可以在粮食消耗完成后从后方再次运输粮食补给。
而二轮马车勉强可以维持快速行军,而独轮车等辎重车辆则根本不行,如此方有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古训。
看到这四轮马车,杨轩感慨万千,除了动力是马匹之外,除了主要部件是木头之外,这四轮马车与现在拖拉机、轿车没有太大差别。
前面两匹马并辔而行(四马拖拽的就是前后两排),车夫坐在高高的木板上控制方向控制速度,后面就是四个轮子连在一起的拖车。
相比东方的大车,由于有四个轮子马匹只需要拖拽后面的拖车而不需要负重,再加上西欧人解决了转向问题,这两匹马拖拽的四轮马车一天能够拖着8担货物(1200斤)行走60里以上,其速度货物运输量远在东方大车之上。
驿道路面非常宽,最窄处有3.5米左右,最宽处也有4米,四轮马车完全可以单向通行,在平路处甚至可以并行。
与过去中国马车不同,四轮马车马匹只是在平面坡面上拉运货物,而不像古代中国马匹那样半承重,马匹得到解放,在平原地区即便拖拽重物也可以跑两百多里,在山路中可以跑一百里。
看着浩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