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投靠
; 双方据理力争,声音越来越大,杨轩坐在上首目瞪口呆,看到大家你来我往争论不休,连最初准备好的说辞也忘记了。

  缘何如此,主要因为没有想到前川南巡抚詹天颜,前按察使府长使叶大宾出面支持。

  琢磨了半天,终于想明白了,这些人除了看到老式私塾教育弊端,看到新式学堂教育带来的好处,最大可能就是看明白形势,在当今四(川)只有依靠主角杨轩方能有一番作为。

  钱邦芑、刘长麟口口声声的传统,口口声声的皇权,虽然占据道义上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上根本不可行。

  现在明廷从一个一道意思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朝廷威望尽失,对地方各个藩镇影响甚微,各地天高皇帝远,根本不听中央号令。

  与别的地方不同,义勇军目前控制川省十余个州府不是承接明朝统治,而是一个个县打下来。

  弘光帝朱由崧继位之际为安抚江北四镇,将川北大好河山人为划分为四个藩镇,地方官吏也完全由朝廷任命总兵委派,各地之间如同唐朝末年藩镇割据。

  现在弘光帝潞监国相继为清廷所掳,被杀害于北京,隆武帝绍武帝相继被杀,永历帝朱由榔虽然凭借高贵出生继承王位,但根本不能约束朝廷官吏,更遑论地方诸侯。

  明白这点之后,杨轩显得信心满满,当场驳斥钱邦芑、刘长麟等人担忧,一再追问读书的目的。

  读书目的不外乎三,其一识文断字,不做睁眼瞎。

  其二,养成学习能力,将来即便科举不第,也可跟随名师学得一门手艺,养家糊口。

  其三,科举中第,光大门楣,造福一方,留下好的名声。

  在过去私塾教育基础之上,增加算学、自然学、历史学、地理学,就是为了将来谋生。

  杨轩高喊道:学好算理化(算学、地理、自然学),走遍天下也不怕。

  为了增加大家信心,杨轩以江南诸省为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男子多读书到十三四岁,科举无望之后,多学一门手艺,将来养家糊口。

  内地虽然也崇尚技不压身,很多农家子弟也外出寻找名师学得一门手艺,但很多人没有读什么书,不但学得非常慢,而且也学不精。

  杨轩大声说道:聪明的三年,一般的五年,也能够识文断字,不做睁眼瞎。

  初中三年,大家在继续学习基础上,基本上达到过去童生的水平,好的可以进入高中基础教育,一般的也在学堂学习了算学、自然学、历史学、地理学等知识,可以外出学得一门技艺,养家糊口。

  高中三年,就相当于过去童生参加县试府试院试,学习成绩好的通过考试,继续深造,学习专门知识,将来学业有成。

  学习成绩差不能通过考试的,由于有算学、自然学、历史学、地理学等谋生知识,也可以有诸多前程。

  杨轩侃侃而谈,众人点头不已,虽然一些人内心怀疑不已,但毕竟有利士林,大家多为读书人,昔日古交因为命运不济多有落魄生活不济之士,新式学堂可为大家提供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杨轩当场宣布,在全省十余个州府设立教师预科班,所有新式学堂老师需要通过预科班三个月培训方可正式授课。

  各府在第一年需要开设一所模范中学,在三年之内各县都需要建立一所模范中学,在十年之内各乡需要建立一所正式完小,以在全省范围内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