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北伐汉中
旗才几乎全军覆灭啊。”

  旁边汉中总兵高明瞻摇头道:“贝子,各位将军大家看到没有,杨轩时刻警惕着我八旗铁骑,不论是大败罗洛浑这路兵马,还是阻挡我等大军,杨轩都选在丘陵、河道区域作战,如此让我骑兵优势不能发挥,从而酿成兵败苦果啊。”

  四(川)总兵李国英叹息道:“各位,当日一战令人心有余悸,忠义军战力远远强于一般明军精锐,老夫推算其战力恐达到鼎盛时期戚家军水平。

  当日戚继光经过数年锤炼方打造出万余戚家军,而这个杨轩凭借只手之力竟然练成3,4万忠义军,如此观之忠义军战力不容小觑啊。”

  尼堪赫赫一笑道:“各位,当日之败实在我等太过骄狂分兵四处出击所致,若我等不分兵,若我等在击败大西军之后全力攻打顺庆府城,如此战场结局将完全两样。”

  众人面面相觑,良久李国英看着尼堪道:“贝子,我绿营兵马与忠义军比较起来,如何?”

  尼堪摇摇头,说道:“不如亦。

  在顺庆城下我亲眼所见,柏永馥率领万余绿营兵马攻城,居然不能驱散靳统武率领一个正规团与民团,虽然对方占有地利,但我军绿营实在不如对方远亦。”

  李国英指着外面天空道:“贝子,这汉中平原虽然地势较广阔,但也为两山之间所夹的一片平原而已,我军步兵实力远逊于忠义军,我军所依仗的不过是八旗铁骑而已。

  但年初八旗铁骑刚刚遭到重创实力远未恢复,现在杨轩来攻,我等要守卫汉中难上加难亦。”

  李国英曾是左良玉手下悍将,不论在大明还是满清都战功卓著,现在听其如此一讲,众人议论纷纷。

  尼堪满脸铁青,良久问道:“若依你之计,我等该当如何?”

  李国英长叹道:“当日曹孟德与刘玄德战于汉中,曹孟德率部强争汉中,但粮草转运困难,最后损兵折将也未徒劳无功。

  现在杨轩大败我征川大军,其兵势锐不可当,不可与之争锋。为今之计就是退出汉中,如司马懿那样守住关口,防止忠义军进入关中为上。”

  尼堪摇头道:“征川大军所败,实在是因为豪格骄横所致,并非我等无能。

  汉中乃天下之脊梁,刘邦凭此建立汉室,断不可轻易委于他人。

  得之北可夺取关中,西可取陇东,南威胁四(川),东逼近襄樊,实在是天下要地,断不可轻易放弃。

  如今叔父摄政王多铎正率领大军进入关中,平西王吴三桂也率领所部进入河南,我等只要不像豪格当日那样犯下弥天大错,如此定可以守住汉中。”

  李国英想了想,叹息道:“既然如此,我等也当吸取当日教训,可依托南郑平原地形集中兵力于城下,与忠义军决一死战,断不可如当日那样处处设防,处处无防。”

  尼堪内心一喜,若真的将忠义军引诱到平原地区,如此定可一战获胜。

  但突然脑筋一转,尼堪感到不对头,在豪格、罗洛浑兵败之后,摄政王多尔衮给前方将领连连发来书札,声言满人人马较少,从今以后作战中要保存满人实力,每战先让汉军绿营兵马与明军死磕,在最关键的时候满人杀出,如此不但伤亡甚少,而且还能增加满人的威慑力。

  若按照李国英的策略,那是让满清八旗与忠义军决一死战,而他们绿营兵马则只负责守卫城池。

  想到这里,尼堪连连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