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银币就是好啊
�到忠义军俸禄如此丰厚,并且全都实打实发给兵丁,中间没有任何克扣,不要说普通兵丁,就连杨展、曹勋等人也坐卧不住,当天下午来到大帐商议,看其他各部能否比照办理。

  杨展、曹勋等人本是军中老将,资历远在杨轩之上,为了表示尊重常常坐在大帐两侧太师椅上沟通。

  听二人说完,杨轩笑了笑说道:“两位将军明鉴,过去我大明各部为何时常闹饷,主要是因为大家都施行人海战术,僧多粥少。

  通常一万兵马出征在外,需要从民间征募相当数量的徭役运输粮草,保障军需,搞得地方上生离死别,民不聊生的。

  而上了战场,虽然有兵马一万,但真正训练精良可堪一战的不过三四成而已,更多的不过乌合之众,在战场上虽然能够摇旗呐喊,但常常一击即溃,徒耗钱粮,徒耗地方人力而已。

  川中其他各部可按照忠义军模式施行精兵原则,将地方治安交给本地衙役,就像各位挑选勇武之士组成亲军那样,在优渥待遇与严格训练之后,各部将士都需达到亲军水平。

  若大家有意如此,第一批军饷我可以垫付,淘汰下来的老弱病残我可以安排屯耕,大家可以民屯,也可以官屯,更可以军屯。

  这样我可以推行新政,安定地方,安置流民,征收税赋,如此方可保地方长治久安啊。”

  杨展、曹勋两人面面相觑,虽然震撼于忠义军战力,但认为言过其实,但还是迷恋人海战术,认为精兵策略不可取。

  忠义军军饷虽然优厚,但那是相对普通兵丁的。

  其军饷相对各个将领手下亲军,还是有差距的。

  除上述这些原因之外,大家都有一种乡土情结,对地盘对权力充满渴望,现在看到杨轩让大家交出地方官员任免权利之后,内心中还是感到不适应。

  将领们这样想不奇怪,手下兵丁则不这样想,大家认为自己有本事,有的认为自己更在忠义军将士之上,对方饷银如此丰厚,而自己饷银如此微薄,最初是余朝宗、马守应营等杂牌部队下面的兵丁,很多人心生异心,想归顺忠义军。

  余朝宗、马守应受不了,在赏银发放第三天,以地方不宁为由率部离开,接着是曹勋、杨展部,也率部回到驻地。

  由于前世太多******负面整编军队,排除异己的传闻,这次杨轩苦心设计了这一套柔性整军方略,希望能够统一川省军政,想不到还是暂时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