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报纸-不过是舆论工具而已
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读书人向来是文无第二,大家怎么能够放弃这种机会呢?

  看杨轩在顺庆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钱邦芑、刘鳞长等人叫苦不迭,自三月上旬以来,大明各部就开始组织对大西政权的夏季攻势。

  三月上旬四省总督王应熊,川陕总督樊一蘅在川南犒赏三军以后,自四月上旬川南明军三路齐头并进以征讨大西政权。

  川陕总督樊一蘅亲率云贵大军攻击叙州府。

  副将杨展、参将曹勋率部进攻嘉定府。

  参将朱化龙率部进攻理县、茂县

  而寄予厚望,在南路明军发动攻势之后配合作战的川东马乾曾英部、川北忠义军则毫无动静,根本没有马上进兵的意思。

  曾英借口各部缺兵缺粮,虽然春天收了一点军粮,稍稍缓解粮荒,但各部存粮非常有限,再加上三军将士士气低落,一再推迟发兵。

  杨轩则不同,随着丈量土地、清理户口、安置流民、施行屯耕、建立乡公所、征收商赋、关赋、盐赋、矿赋等新政逐步落实之后,顺庆府钱粮充足。

  但杨轩先是借口讨伐保宁府的刘进忠、赵荣贵部拖延进军,后来借口春收春耕与编练部队不愿意发兵。

  看到四省总督府公文一封接一封,钱邦芑、刘鳞长等人一个个急得如热锅上蚂蚁。

  这天听说杨轩在军营巡视,两两约好,坐着三轮车风尘仆仆赶来。

  文官过去坐轿子,普通乡绅坐滑竿(两人抬的),官员坐轿子。

  史书记载,明朝首辅张居正回家坐着32人抬的超级大轿,轿内有客卧套间、一厨一卫,有两名小僮在内侍候,估计应该比现在劳斯莱斯都豪华。

  如果明朝五毛遇到西方人士,定会大吹特吹,这就是大明的首辅一号,一般人做不起的。

  为了保证张首辅行程畅通无阻,常常是一班轿夫抬轿,替换替换班乘大板车随后,如此至少有六十四人之多,每年光张首辅坐轿也需数千两白银。

  张首辅如此阔绰,下面的知县、知府排场当然不敢比,但也是四人八人大轿。

  虽然每个人虽然只有6两多银子的俸禄,但官府中人那个靠那点死俸禄生活的,就像现代领导司机一样,这些轿夫因为接近领导有了权势在地方上巧取豪夺的,每年下来也是生活丰厚的。

  按照级别钱邦芑、刘鳞长本来可坐四人大轿的,但上个月听杨轩所劝一个个改坐三轮车。

  这三轮车与普通运货三轮车稍稍不同,就像九十年代各个小县城载客三轮一样,上面有粗布遮挡,下面按了坐垫。

  由于三轮车属于新鲜事务,就像那个时代的劳斯莱斯奔驰宝马一样,每辆市价在百余两纹银,还是有市无价的。

  钱邦芑、刘鳞长的三轮车当然是官府特供,卖价不过二十余两,相当于一户中等人家一年收入。

  钱邦芑最初颇为抵触,但坐了几次之后,慢慢发现其中好处。

  坐在三轮车上不怎么颠簸,速度也非常快。

  如果在大路上,车夫一天踩上百余里没有什么问题,这可比起轿子舒服多了,快多了。

  除此之外,坐三轮车可划算多了,过去至少需要养四个轿夫,阔绰的更是八个(轮换),现在只需要一个车夫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