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三轮车与兵制改革
��。

  由于属于穿越族,当然知道现代工厂管理要领,那就是专业分工(现在信息化,通过机械操作,强调减少动作浪费,当然有所不同),将三百多工人分为车轮车间,车筐车间,滑轮车间,组装车间,进行专业分工制造。

  经过一个月筹备,到十二月份开始大规模制造,产量也从最初一天2-3辆猛增到5-6辆,每月超过150辆。

  为了鼓舞大家积极性,官府每辆按照10两银两的价格进行采购。

  与其他制造局一样,超过正常薪俸利润的10%缴纳商赋。

  最初大家骑得非常慢,也颇不习惯,有的人更是抱怨三个轮子不如四个轮子稳当,若是四个轮子的话,不会偏来偏去。

  但看到杨轩骑得如履平地,怡然自得之后,众人颇为羡慕,在手把手教习之后,大家方才掌握这门技艺,骑这种木制三轮车不但比走路方便轻松多了,而且还能拖300多斤的重物,带上3个男子,大家赞叹不已。

  三轮车研制成功,虽然可喜可贺,但张献忠战死阴影还是挥之不去,若是记忆不错的话,在明年(公元1646年)张献忠死于北面的西充,而在张献忠战死之前,很有可能率部攻打顺庆府。

  如何保卫顺庆府城,如何阻挡蛮清鞑子入侵如同一块巨石一样压在杨轩心头,虽然现在还没有想出对策,但扩军备战,增加军备是必然选择。

  如何建立军制,这可让人大伤脑筋。最权威的方法就是按照《周礼?夏官?序官》的编制:

  五人为伍,伍长统之;

  五伍为两,以两司马统之;

  四两为卒,以卒长统之,

  至卒始有属吏,一卒有一百零四人;

  五卒为旅,设旅帅,一旅有五百二十五人;

  五旅为师,设师帅,一师计二千六百三十人;

  五师设军,全军共计一万五千一百五十六人。

  也就是在上古时代,军队编制包含军、师、旅这种上层编制,若是未来也建立军师旅这种编制,想来大家不会反对。(有人考证,太平天国则完全按照这种编制进行军旅编制)

  除此之外,在研究之余,兴奋的是各个时期编制都完全不同,就像南北朝,隋唐就有团这种编制。

  北周,隋朝时,就有团这样的编制,以100人为队,步兵20队为团,骑兵10队为团。

  而在唐朝,府兵每团300人。

  在明朝施行卫所制度,如百户所、千户所、卫所。

  明朝中叶,戚继光在编练戚家军,则通过小旗、总旗、局、司、部、营。

  过去忠义军没有完全仿照明朝兵制,编制为营、大队、中队、小队,现在自己可以完全如同隋唐一样,在营上面建立团这种编制,在营上面设立团。

  考虑到三轮车的应用,现代后勤辎重保障制度建立,计划对现有的小队、中队、大队、营的编制进行调整,按照现代兵制建立军队。

  三轮车已经试制成功,正如同前世的汽车一样,可以增加部队机动性。

  计划未来每个大队将有四辆三轮车、六辆自行车(独轮车),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则需每个大队下面建立一个炊事小队,如此每个大队可以自带10多天军粮。(将士自带5天,外加三轮车、自行车携带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