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武林高手
 大家常常询问军队何时扩招,若是参军成功,有5两银子安家费,最初三月有1两银子的军饷,转正后则被提为1两5钱银子。

  若家里面有一人参军,如此全家老少根本不需要向官府借贷粮食,自己也可以自力更生,在地方上扎下根。

  而杨轩则是另外一番心思,过去募兵不管什么身份、职业的,只要是一个人,只要身强力壮的都应募入伍,简单是非常简单,但就像王朝阳部一样,不是闹出兵变吗?

  现在县下面建立乡公所,加强对地方控制,而这募兵也是如此。

  所有应募兵丁,并不是想来就能够来的,必须需要里甲长担保,乡长复核,是良家子弟,品性端正,方可够资格考核的。

  学兵伙夫月饷1两,正式兵1两5钱,有什么技艺的(如放铳、如射箭、骑马、或善于格斗厮杀)2两银子,这点银子在城里面不高,但对遍野乡村的农家子弟则蛮有吸引力的。

  正如杨轩所说那样,大家不能只看这一点兵饷,而要看未来出身,若战场立功可以提拔为小旗长、总旗长、百总、把总什么的,这可好过在家里南朝黄泥背朝天。

  这当兵的,家里免除一人丁赋免除劳役,你家有人外出当兵,本来就服了役,这丁赋劳役什么的,主要是对那些没有服役的家庭。

  当兵之后,若战场立功,若将来退役,优先安排到衙役队伍,现在已经免除白役队伍,地方公差人数大增,需要大量公差。

  这些当兵战场立功的,当然应该得到照顾,应该给予奖赏,而公差则是一份奖赏。

  可能一些读书人对公差颇为鄙视,认为这是下贱人才干的,但民间老百姓则不同。

  正如《儒林外史》中描述那样,民众见到公差是称呼老爹的,翻译成南方话,那就是叫大叔,不论男女老少,都称呼李大叔,张大叔什么的,如此可见在民间那可以说威风凛凛,八面威风的人物。

  过去一些经常获得差事的公差一年收入可达数百两(儒林外史声言千两),现在公差收入也不低。

  正饷5两5钱,若加上各种提成的话,一年能够拿到30余两,这可比在家干农活轻松多了。

  ....

  在这种情况下,杨轩不愁不能招到品性端正的好兵,这不,听到大家愿意送子弟参军入伍,杨轩只是说欢迎大家参军,只要通过考核就可。

  沿着屯耕场所走了一圈,远远的看见一个熟人,也就是在牢狱中救出的武师-都极归正在拼命的挖水渠,当日被判其服劳役30天,现在正充作苦役挖水渠,看见杨轩经过,赶忙放下锄头,叩头道谢。

  杨轩乐呵呵的将其扶起来,笑道:“都武师,你,你被判服劳役,怨恨我不?”

  都极归大惊,连忙跪下连连摇头道:“大人,是小的再生父母啊,小的没齿难忘,怎敢怨恨大人呢?

  当日小的被抓入监狱,被衙役污蔑通匪,若非大人相救,小的恐屈死于监狱之中啊。”

  杨轩拍了拍对方肩膀,感到身体**的,皱了皱眉头笑道:“你啊,这次可要吸取教训,虽然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做人要有一腔热血,但也要看形势啊。

  当时土匪横行,衙役横征暴敛,你,你大骂衙役,你在大庭广众之下声言要通土暴子,当然会被惩罚的。”

  都极归跪下,感激道:“大人说这些,小的都明白。大人对小的有活命之恩,小的无以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