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税票可抵税哦
�嘀咕,若真的按照这个执行的话,虽然这几年天气不好,但大家还是能够混过温饱,有好日子过的。

  大家赶到市集,让人惊讶的是在场口,在场子里面多了很多陌生人,这些人有的打扮成书生模样,有的则是一副公差打扮,站在场口收税。

  难道真的变天了,难道刘太爷不再收商赋了吗?大家感到惊讶,有的更是努力寻找那些白役的身影。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读书人一个个态度都颇为和蔼可亲,简单评估东西价值之后,迅速的算出税金,让大家缴纳税赋。

  税金不高,至少比往日刘大爷他们收得少,低于1钱的货物不需要缴纳任何税银,超过的也收得非常少。

  在收完税银之后,让人惊讶的是居然还撕票,缴了多少撕多少票,指着票据,一个书生模样的提醒道:“大爷,这是税票,好好保存,将来可以抵丁赋的。”

  何老头哆哆嗦嗦的接过税票,不敢置信的看着对方,问道:“这位差官,这,这几张纸还能抵银子?”

  杨轩笑了笑,点头道:“是的,大爷。这可不是寻常纸张,这是税票,是你缴纳商赋的凭证。

  你这里有9个铜板的税票,这一张上面写了一个五字,是五个铜板的税票,这四张税票上面写了一个一字,是一两银子的税票,加在一起是九个铜板的。

  如果凑齐20个铜板就能抵1个铜板的丁赋,若你一年能够凑齐1两银子的,也能抵5分银子的。

  一年下来,若是凑齐2两4钱银子的税票,到时候衙役来收丁赋,直接将这税票交过去就好了。”

  何老头大惊,接过税票仔细看了看,上面有两个红色印章,虽然信了三分,但还是将信将疑的问道:“差爷,你,你没有骗我老汉吧,官府公差收田赋丁赋什么的,一个个恨不得多收一点,怎么这几张纸能够抵钱呢?”

  杨轩笑着指了指税票道:“大叔,你看看,你赶集标语看到了吧,你再看看这税票,这里是县户房印章,是你们三道集的印章,两道印章啊。”

  何老头将信将疑的收好税票,将其折叠后放在衣服最里层,害怕丢掉。

  由于过年,集市上人数很多了,何老头找了一个空地,摆好货物叫卖,与贩子谈好需要过秤。

  贩子都在秤上使了手脚的,一般很少人使用贩子的秤,大家挤在到市场上的公秤处,看到现场放了几张秤。

  小的使用一次一个铜板,大的则需要两个铜板,这也比过去少很多,过去可需要两个铜板。

  大秤小秤绑在上面,只需要将货物挂好,然后打秤,完成过秤,向一个箩筐里面丢一个铜板就可以了。

  一场下来可以收两三千铜钱,装满半个箩筐,这简直比沈万三的聚宝盆还要厉害,一场下来光过秤就能收到1-2两银子。

  然后到集市里面的商铺去卖东西,远远的看见每个商铺都挂了一个营业执照,用一块匾做成,上面有列出户主姓名,经营范围,地址,与店铺规模等。

  指着这个小横匾,店主夸耀,光这一横匾每年都需向户房缴纳2两银子。

  若开店铺不交,或者中等冒称下等被发现的,会被衙役罚款。

  大家有意无意谈起刘大爷,往日场口收税赋的白丁,自从前几天知县大人亲自斩杀十几个为非作歹的胥吏,早已经没有往日威势,现正躲在角楼里面喝茶,根本不敢阻扰。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