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射杀敌酋
��需要隔开一定距离,为了保证连续射击,杨轩无意之中采用这一最原始的战术。

  看到土暴子冲到五十步(近六十米),有的更是向天空放箭了,杨轩大手一挥,号手吹起掌天鹅声,前面第一个小旗站出来开火,然后依次第二小旗、三小旗…。

  火光闪烁,浓烟不断冒起,枪声阵阵,即便是近百支鸟铳,六排轮射,但每轮间隙还是非常长的,放铳之后,大家要清理枪膛,要装填火药、装填铅子、装填引火药,瞄准射击。

  这个时代火器还处于火绳枪时代,即便是最熟练的第1小旗,发射一轮所需要的时间,也可以连射六箭。

  但六段击依靠人数优势弥补了这一缺点,特别是在最初一轮,枪声一轮接一轮,没有多少间隙,还没有等前面的青烟消散,后面的已跟着放铳了。

  但距离太近(开火距离不过六十步),鸟铳有效射击距离又在百余步,面对冲杀过来的百余土暴子连续不断放铳,前面的土暴子根本不适应,按照过去经验,这鸟铳装填十分缓慢,放一铳所需时间足足可以射出六箭。

  再说了最前面相距不过五十余步,完全可以用弓箭还击,一些人拼命的盲目的向天空射箭,而少数穿着棉甲的所谓精兵,顶着棉被的兵丁则从后面不断跃起,准备冲杀。

  但这是六段击,六排轮流射击,每轮射击间歇非常短,刚刚没有冲出几步,前面的鸟铳声再次响起,身边的同伴不断倒下。

  鸟铳声阵阵,让人耳膜发痛,面对如此密集的连番射击,前面冲击的兵丁发蒙了,大小战事数十起,大家何曾见识过如此打法?

  而稍稍一迟缓,鸟铳声再次响起,冲过来的兵丁也立马被达成筛子。

  当然,也有人拼命往前面冲锋的,但在二三十步开外有弓箭手、弩手解决,在明朝末期这一冷热兵器交叉使用的年代,军中不但有大量鸟铳手,更有大量弓箭手、弩手。

  俗话说百步穿杨,也就是顶级弓箭手能够射中百步的目标,当然像这种顶级弓箭手非常少,戚继光在《练兵纪实》评价弓箭手标准是八十步。

  现在远程有有鸟铳手,中程当然只有交给弓箭手,少数漏网之鱼冲近正准备厮杀,但箭矢从天而降,很多也成为靶子。

  如此土暴子根本冲不近,一些稍稍勇武的则成为活靶子被打成筛子。

  看到土暴子显然不适应自己这种疯狂战法(六段击),前面的火把拥挤在一起,根本不敢前行,杨轩大手一挥,带领大家端着鸟铳边前进边射击。

  看到官军杀来,前面火把更加混乱,有的火把往前面冲锋,有的则往后面挪动。

  大家不断装填弹药,对着冲过来的火把射击,看到自己最凶悍的兄弟一个个被射杀,过天星梁思心如刀绞,正准备撤退的时候,突然后面喊杀声大起。

  原来趁着刚才正面交战那一幕,前局百总陈应宗率领所部绕道到侧后,现在突然发动攻击,土暴子惊慌失措,纷纷向后退却。

  冷兵器时代作战主要依靠勇气,将领背后都背上小旗,将领都穿着最好的衣甲,除了用作防卫之外,就是在战场好辨认一点。

  过天星梁思就穿着闪闪发光的银盔银甲的,特别绕眼,在进攻的时候当然可以鼓舞士气,在逃跑的时候则是靶子。

  骑在战马上,身上的银盔银甲特别耀眼,在火光中闪闪发光,远处清晰可见。

  混战看到对方将领居然如此显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