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势难两全
  记得多措曾向他介绍过这一对弯刀的来历,说它出自于吐蕃南面的洞蛮之邦林邑,是仿照着林邑奉为至宝的犀牛角的形状,选用极难得的玄铁制成,若论其锋利程度,远胜过“天蝎军”大将手中的裂云天蝎剑,仅有纳悉摩惯使的一口擎云天蝎剑可以与它相较高下。≧ 令来兴儿至今想来,仍不免感到惋惜的是,那****被纳玉挟迫着,走得十分匆忙,即连那一对心爱无比的牛角弯刀也落在了逻些城中,没来得及带回长安。

  江中石口中所说的吃人怪物,会不会就是林邑所产的犀牛呢?

  在东宫马厩养马的那段日子里,来兴儿曾听吴孝忠也提起过犀牛。据他所说,大叛乱兴起之前,其时吐蕃虽已日趋强盛,但南疆诸小邦,如南诏、林邑之流,尚未依附于它,而是每年都要派遣使臣不远千里来长安朝拜皇帝,他们的国王、部酋直接接受皇帝的册封,与长安朝廷约为藩属之国。林邑每年贡奉入大明宫的宝物有两种格外受到青睐,一种是明亮似金、柔滑胜锦的孔雀金丝线,另一种便是可治小儿惊风之症的珍稀药材犀牛角。

  听吴孝忠不止一次地说过,犀牛向来只生长于潮湿炎热的南疆。王屋山地处黄河以北,这里怎么会有犀牛出没?

  来兴儿想到这儿,不禁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

  “将军,前面已是上山的路口了。”江中石见来兴儿自打听了自己对吃人怪物的描述之后,便一路沉默不语、陷入了沉思,忍不住开口提醒他道。

  来兴儿得他提醒,这才想起自己手下那一干军士为何至今未见踪影,一股怒火克制不住地窜至脑门,冲着夜色之中大喝道:“人都猫到哪儿去了,快给我出来!”

  可是,他听到的只是空旷的大山给予他自己的回声,一个军士的影子也没见到。

  “不好!山上要出事!”

  来兴儿陡然想到眼前放着李舒这个绝好的立功机会,这帮为了几枚鸡子就能动刀杀人的家伙怎么会甘心老老实实一直守在山下呢?他们多半趁着自己留在村里帮着料理后事的空当,偷偷地摸上山抓李舒去了。

  二十几天前,来兴儿在晋国公府的书房门前,为了救李进忠,竟然拚命一撞,将纳玉撞伤。为此,这些日子里,他对纳玉一直负疚在心,始终无法释怀。今天在灵都观中,纳玉两次舍命相救于李舒,令来兴儿骑虎难下,颇感无所适从。一旦如纳玉所愿,放李舒一条生路,不但难以回营向傅奕交差,即便是他自己在内心里也说服不了自己,做下这样徇私情而废公义的事情来。

  如果李舒当初没有反叛,成为叛军的大领,那么来兴儿说不准儿为了纳玉的缘故,很可能会抬抬手,放他一马。可是,现在放走李舒,无疑会令成千上万的人继续死于无休无止地战乱之中,无疑会使一眼望不到边的大片土地撂荒,无人耕种,无疑会给天下黎庶带来更大的灾殃。

  来兴儿初入大明宫,在延英殿当值之时,偶尔一次曾听柳毅和韦敞两人辩说三国,论及华容道关圣人放走奸雄曹操一节时,柳毅曾怒斥关羽为了一已私义,而废忘天下公利,实乃一绝情负义之人;而韦敞却别出心裁地指责孔明才是放走曹操的罪魁祸,两人为此一直争辩到了天黑也未能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见解。虽然如此,来兴儿当时听了两个人唇枪舌剑的一番辩论,倒从其中找到了两个人尽皆无异议的一点,那就是关羽不应该因为曹操曾对自己有恩就放走曹操。而如今自己为了纳玉,而放走李舒的话,岂不是犯了几百年前关羽曾犯下的大错?

  既不能放李舒走,又要保全纳玉的性命,这便是来兴儿内心真实的想法。当他无意中获悉了灵都观的主持道长静虚子为了避免给道观招惹来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