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239
  何绍文再次红了脸,又不得不说明:“梁瑾瑜无缘无故把我降为礼部上卿,这倒罢了,官大官小我也不是那么计较,愚兄从来就不是那种看重虚名的人。可继任枢密使的,竟然是陈骅这一点让愚兄深感羞辱。陈骅此人表妹肯定知道,他跟周济一起被称为‘梁瑾瑜的左右护法’,其实以前就是个小混混,没读过几句书,连秀才都不是。”

  俞宛秋放下手里的茶盏:“表兄这次来,难道是弃官出走?”

  “正是”好歹说到重点了,何绍文语气激动起来:“姜子牙不遇明主,情愿在渭水垂钓。愚兄虽不敢与姜子牙相提并论,总比陈骅之流强一点,与其被个小混混压在头上,不如回老家垂钓耕读”

  俞宛秋暗哂:你真有这份淡泊放逸,怎么不回兖州老家,跑到樊都来干啥?

  话当然说得比较委婉:“遭逢乱世,能垂钓耕读,也是读书人的福田。”

  何绍文再次大失所望,他会说出那番激烈言辞,无非是希望表妹能开口让他留下。在他看来,他的新政举措乃是旷古洎今最有效、最实用的济世经典,依此推行下去绝对能富国强兵。若赵国能给他一个施行的舞台,他一定会吸取上一次的经验教训,让新政取得巨大的成功。

  他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和怀才不遇的悲愤从上京匆匆出走时,只带了一个小小的行行囊,里面除了银票和几件换洗衣服外,就是两本文稿:一本是梁瑾俞批注的《毓秀斋遗墨》,一本是他重新修订的《改制二十要》。

  这就是他的“法宝”

  一本用来激赵太子夫妇对梁瑾瑜的恨意以及强烈的求胜心;一本则用来做他跻身赵国朝堂的敲门砖。他相信自己必能大显身手,再现当日在靖国朝堂上的辉煌,甚至,比那时候更风光。因为赵国的国力比靖国强得多,赵靖之争,赵国赢面大,靖国赢面小,有他在,赵国赢面会更大,他将会是新统一帝国的开国元勋。

  可惜在表妹这边磨了半天,也没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半个月后,何绍文终于想办法见到了赵佑熙,把《改制二十要》呈给了他。

  赵佑熙对他的革新举措倒是真欣赏,但也明确告诉他,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接下来几年,朝政重心可能都会落在军事上。

  何绍文被俞宛秋撂到一边冷落了好些日子,花钱找门路才得已拜见赵佑熙,早没了初来时那种“我乃旷世奇才,赵欲安天下,舍我其谁”的不可一世样,也不再做一步登天的美梦,很谦虚地表示可以在赵佑熙身边做个参事。考虑到他跟了梁瑾瑜多年,熟悉梁瑾瑜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套路,和牟翊等人商量后,赵佑熙最终留下了他。

  俞宛秋知道消息后,笑着问赵佑熙:“他有没有老实一点?”

  赵佑熙点点头:“老实多了,还是你有办法。”

  俞宛秋道:“既然是人才,不网罗下来是我们的损失;至于傲气,磨磨就好了,他下次再翘尾巴,你只管磨,磨到他服服帖帖为止。”

  赵佑熙恍然大悟:“难怪你以前一直不搭理我,想尽办法折磨我的,原来是为了把我磨得服服帖帖。”

  “冤枉啊,我哪有折磨你?”

  “你没有?”有人危险地眯起眼:“明知道我蹲在墙头彻夜守候,关紧门窗不肯出来相见的是谁?明知道我一走就是大半年,不肯跟我回南方的是谁?明知道我疯了一样不眠不休地找你,却躲在小牛家的破船上不吭声的又是谁?”

  俞宛秋据理力争:“你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