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203
�是最坚定的“太子党”才对,满朝文武,甚至他的父皇也肯定是这么认为的,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不能容忍沈家有左右逢源的想法。

  时过境迁后,再回忆当初,他也觉得自己的反应过激了,沈鹏任民部上卿五年,虽无大功,亦无大过,起码不会像他舅舅和弟弟这样亏空国库。沈鹏胆小拘谨,明哲保身,且喜沽名钓誉,恰是先皇认定的民部上卿该有的品质。

  沈鹏和沈湛惊疑不定地走进睽违半年之久的紫极殿,他们虽赋闲在家,朝廷的动向仍然随时打听着,知道皇上最近脾气差得很。他们本就是遭了皇上厌弃的,这时候宣进来,不会是要他们做出气筒、替死鬼吧?

  【文字版】 第二百七十七章沈氏父子

  第二百七十七章沈氏父子

  “沈公别来无恙?”

  这句开场白让沈鹏紧绷的神经稍许放松了一点。

  虽说眼前这位穿黄袍的男人算是他的侄女婿,他可不敢以长辈自居,保持五体投地状,很恭谨地回道:“蒙陛下天恩,微臣贱躯尚可。”

  “平身,你今年有六十了吧?”

  梁孝帝轻抚着拇指上的碧玉扳指,微抬了一下眼皮,语调里听不出喜怒。

  沈鹏依言站起,随即躬身道:“回陛下,微臣早过了耳顺之年,今年六十有四了。”

  梁孝帝叹息着说:“朕与澄然同年,先皇若健在,也有六十三岁了。”

  澄然是沈湛的字。

  沈湛眼眶微涩,上次从梁孝帝嘴里听到这个名字是什么时候?他都快忘记了,他用颤的嗓音回道:“微臣幸与陛下同岁,又蒙先帝恩宠,特招入上书房侍读,这才有了十数年追随陛下的日子。”

  梁孝帝也很感慨:“当日同窗,后来各自分散,有的竟投了敌营,朕每一想起,就深觉遗憾。”

  沈鹏和沈湛同时一楞,皇上这是要说什么呢?

  当日在上书房同窗的几位,寿王和云阳王世子已丧,剩下的都在朝中,沈湛实在想不起还有谁投了敌营,难道梁孝帝在隐射他?

  就在沈湛惶恐不安之际,梁孝帝自己揭晓了答案:“赵逆那边,有个叫刘禀贤的,原来是忤侯的侍读,澄然还记得吗?”

  沈鹏愈慌张起来,刘禀贤,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是他二弟媳刘氏的娘家侄子。刘家除了刘禀贤,还有一个女儿叫刘红芙的,也进了赵国后宫,但据他太太说,因为俞宛秋挺厉害的,硬是没让刘红芙近过太子的身,至今上不上,下不下的,仅有一个东宫良家子的身份。

  沈湛也慌了,皇上找他们来,果然算旧账的事到如今,他也只能陪着笑说:“陛下记性真好,下臣都差点想不起来了,忤侯确实曾有个侍读叫刘禀贤,只是没跟多久,忤侯嫌他死板无趣,后来又换了一个。”

  “死板?死板的人又怎么会投敌叛国?可见忤侯本就没有识人之明。”

  事涉皇室要案,沈湛不敢随便表“高见”,只能继续陪笑。

  忤侯是寿王被处决后,梁孝帝给他的侮辱性谥号,意思是,他忤逆不孝,不配为人子,尸身不准葬入皇陵,让他以忤为姓,孤零零地葬在荒郊野外。

  梁孝帝喝了两口茶,接续刚才的话题:“听说刘禀贤还是你们沈家的贵亲?”

  可怜沈氏父子二人紧张得腿肚子都快抽筋了,结结巴巴地答:“是,是,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