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144
��跑进来禀报,他知道太子心里有多急,这几天,差不多都靠练武打时间和排解郁闷,所以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外面探看,终于盼来了皇上的使者。

  来人是曾参与新一轮谈判的陈学愚,参见礼毕,赵佑熙第一句话就问:“父皇让你来接我回去的?”

  陈学愚笑道:“皇上命微臣前来接太子去一个地方。”

  “不是回宫?”

  陈学愚摇头。

  “也不是回南都的水师营?”

  陈学愚打量太子的脸色,不敢直接否认,委婉地说:“皇上担心太子的安危,想让太子和太子妃先离开南都,等他剿灭了梁国的军队后再回来。”

  赵佑熙面沉如水:“原来在父皇眼里,本太子是废物,一旦战争来临,只会躲在安全的地方,让父皇置身险境。等父皇把来犯之敌赶跑了。我再出来享福。”

  陈学愚小心翼翼地解释:“太子是皇上的独子,皇上接受秦决的方案,本身就是冒险之举,所以才让太子回避。再说,这种事先谈好诈败的战事,也没什么好打的。”

  “怎么没有,万一靖王临阵反水,占领南都后,反而和刘名录一起攻打赵队呢?”

  “不可能吧,朝廷军队大获全胜,对靖王府有什么好处?”他们之所以会接受这个看似荒唐的提案,主要基于以下两点理由,其一,靖王父子不是傻蛋,帮朝廷对付赵国,无异于自寻死路;其二,退出南都,赵国不损一兵一将,即使靖王反水,也有能力反攻,重要的是人。从来不是地方。

  “表面上看起来是没有”,赵佑熙也知道,若靖王府肯通力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赵军的伤亡,“但秦决其人诡计多端,任何不可能的可能性都要考虑到。”

  陈学愚知道劝不动太子,只好带着太子回宫,让他们父子俩自己商量。

  一见到赵佑熙,赵延昌就命令道:“快回东宫去,带上你的妻子和儿子,今晚之前离开南都。”

  赵佑熙站在原地动都不动,“父皇明知道我不会走。”

  看儿子这样,赵延昌嘴里责怪,心里其实是很欣慰的,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儿子不肯弃他而去,作为父亲,他当然觉得很窝心。可,万一有变数,赵氏一门岂不被人一锅端了?

  在赵佑熙的坚持下,他做了一点让步:“你实在不肯走,就留下吧,但太子妃和小郡王必须走”,有一句话他没说,万一父子俩都遭遇不测,好歹为赵氏留一线血脉。

  可这个提议,仍然被赵佑熙拒绝了,理由是:“儿臣知道父皇担心什么,但您仔细想想。如果我们俩都……留下他们母子,在这世间无依无靠,多可怜!还不如生死相随。”见父皇皱眉,补充了一句:“这也是太子妃的意愿,她老早就跟儿臣说过这样的话,父皇称帝,若一旦事有不谐,她不愿苟且偷生。”

  赵延昌沉默了半晌,最后开口时,眼神已经变得非常坚定:“行,我们就一家人守在一起。此次跟秦决合作,朕知道他可能有诡计,但我们也有致胜的法宝,为父本来准备等你日后登基的时候再交给你的,你爷爷也是临终之际才传予父皇。”

  赵佑熙看父皇先从书架后面的暗格里取出一个小盒子,拿出一面令牌,再把青天朗日匾额移开,后面出现了一个木楔,把木楔转动几下,匾额下面出现了一道门。

  赵佑熙刚想迈步进去,被父皇拉住,递给他一块布,示意他蒙在脸上。然后道:“你随我来。”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