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四 严世蕃的怨念
�练七千出来,和原先的三千兵合并为一支一万人的军队,拥有初步的威慑力,毕竟三千兵还是太少了,倭寇动辄出动三五万贼众,臣的三千兵就不够用了,至少保证一万新军的数量,则可以应付不时之需,至于要完全平定东南陆上倭患的话,臣在策论里也说了,至少需要五万新军才够,至于海上的,暂且不提。”
嘉靖皇帝低下头默默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说道:“东南倭患遍及东南沿海诸省,不仅仅是苏松,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都有倭寇的踪迹,一次性平定朕也知道不切实际,但是,若是要你平定南直隶和浙江的倭寇,你觉得,你需要多少兵马才能办到?”
郑光默默算了一下,南直隶和浙江的陆上倭寇基本上就是倭寇主力的三分之二了,若真要对敌之,起码能动用十万之众,更别说海上之倭,福建的倭寇未必不会来支援,其余各地的卫所兵不堪用,那么,至少需要三万的新军才勉强够用。
“最少三万,少于三万之数,臣实在没有把握,若是对南直隶和浙江的倭寇开战,尤其是浙江倭寇,海上倭寇也会来袭,福建的倭寇未必不会来增援,各地卫所兵不能指望,一点都不能指望,只能靠新军!”郑光如实回答。
嘉靖皇帝这一次沉默良久,而后深深地看了一眼郑光,缓缓开口了……
郑光在宫内与嘉靖皇帝秘密奏对之时,严嵩在家里面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面带苦恼之色的看着同样苦恼的严世蕃,良久,终于忍不住的开口道:“你说啊,你怎么不说了,你不是自恃聪明绝顶无人可敌吗?现在怎么办?咱们还没动手,皇帝已经不打河套了,你的那些理由那些借口,没了河套,你可如何发挥啊?!”
严世蕃满脸苦恼之色,郁闷道:“千算万算,也算不出突然杀出个郑光啊老爹!我又不是神,我怎么知道郑光会写出那样的策论,皇帝会那么欣赏他!我把整个朝堂都算进去了,可是偏偏郑光他还不是官员啊!我怎么算他?”说着面露狠厉之色:“都是这混小子,居然敢坏我好事!他肯定是夏言的党羽!我定要好好儿的收拾他!”
严嵩摇摇头,苦恼道:“这也不能怪郑光,郑光的策论也是反对夏言的,只是没想到,正好和我们的撞上了,没什么党羽不党羽的,这少年人才华横溢,能打仗,会练兵,为政也颇有几分能耐,是唐顺之唯一的爱徒,若是能将他收为己用,对老夫将来也有好处,你不要刻意针对他,他那么年轻,万一将来发达了,老夫早就入土了,你就惨了!”
严世蕃撇撇嘴,不爽道:“那我现在就灭了他,让他连未来都没有!看他怎么威胁我!”
严嵩怒道:“叫你不要那么张扬!不要到处竖敌!你老爹我也是个苦出身,搁三十年前,谁能想到我严嵩有朝一日可以入阁成为阁老?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宁欺白首翁,莫欺少年穷!尤其是这样才华横溢的少年,我管他为人沉稳,毫无张扬之色,显然是被唐顺之仔细调教过,对官场略有了解的,这样的人才,只要他不敌对我们,我们就不能敌视他!”
严世蕃还是不爽:“老爹,以你今时今日的身份和权力,想要弄死个小进士,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夏言那老不死的虽然侥幸过了这一关,但是皇帝已经对他很不满意了,皇帝最不喜欢的就是和自己唱反调的臣子,夏言已经好几次让皇帝没面子,就算没有咱们的推波助澜,一两年之内,夏言必然罢相!”
严嵩坐在椅子上,皱着眉头低声道:“一者,欲成大事者,必须有海纳百川之心胸,广纳天下奇人异士为己用,方可使羽翼丰满;二者,不可到处竖敌,能结盟便结盟,能不敌对便不敌对,遇到强大势力,哪怕退让一步,也要与之较好,使之成为臂助,天下,到�
嘉靖皇帝低下头默默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说道:“东南倭患遍及东南沿海诸省,不仅仅是苏松,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都有倭寇的踪迹,一次性平定朕也知道不切实际,但是,若是要你平定南直隶和浙江的倭寇,你觉得,你需要多少兵马才能办到?”
郑光默默算了一下,南直隶和浙江的陆上倭寇基本上就是倭寇主力的三分之二了,若真要对敌之,起码能动用十万之众,更别说海上之倭,福建的倭寇未必不会来支援,其余各地的卫所兵不堪用,那么,至少需要三万的新军才勉强够用。
“最少三万,少于三万之数,臣实在没有把握,若是对南直隶和浙江的倭寇开战,尤其是浙江倭寇,海上倭寇也会来袭,福建的倭寇未必不会来增援,各地卫所兵不能指望,一点都不能指望,只能靠新军!”郑光如实回答。
嘉靖皇帝这一次沉默良久,而后深深地看了一眼郑光,缓缓开口了……
郑光在宫内与嘉靖皇帝秘密奏对之时,严嵩在家里面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面带苦恼之色的看着同样苦恼的严世蕃,良久,终于忍不住的开口道:“你说啊,你怎么不说了,你不是自恃聪明绝顶无人可敌吗?现在怎么办?咱们还没动手,皇帝已经不打河套了,你的那些理由那些借口,没了河套,你可如何发挥啊?!”
严世蕃满脸苦恼之色,郁闷道:“千算万算,也算不出突然杀出个郑光啊老爹!我又不是神,我怎么知道郑光会写出那样的策论,皇帝会那么欣赏他!我把整个朝堂都算进去了,可是偏偏郑光他还不是官员啊!我怎么算他?”说着面露狠厉之色:“都是这混小子,居然敢坏我好事!他肯定是夏言的党羽!我定要好好儿的收拾他!”
严嵩摇摇头,苦恼道:“这也不能怪郑光,郑光的策论也是反对夏言的,只是没想到,正好和我们的撞上了,没什么党羽不党羽的,这少年人才华横溢,能打仗,会练兵,为政也颇有几分能耐,是唐顺之唯一的爱徒,若是能将他收为己用,对老夫将来也有好处,你不要刻意针对他,他那么年轻,万一将来发达了,老夫早就入土了,你就惨了!”
严世蕃撇撇嘴,不爽道:“那我现在就灭了他,让他连未来都没有!看他怎么威胁我!”
严嵩怒道:“叫你不要那么张扬!不要到处竖敌!你老爹我也是个苦出身,搁三十年前,谁能想到我严嵩有朝一日可以入阁成为阁老?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宁欺白首翁,莫欺少年穷!尤其是这样才华横溢的少年,我管他为人沉稳,毫无张扬之色,显然是被唐顺之仔细调教过,对官场略有了解的,这样的人才,只要他不敌对我们,我们就不能敌视他!”
严世蕃还是不爽:“老爹,以你今时今日的身份和权力,想要弄死个小进士,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夏言那老不死的虽然侥幸过了这一关,但是皇帝已经对他很不满意了,皇帝最不喜欢的就是和自己唱反调的臣子,夏言已经好几次让皇帝没面子,就算没有咱们的推波助澜,一两年之内,夏言必然罢相!”
严嵩坐在椅子上,皱着眉头低声道:“一者,欲成大事者,必须有海纳百川之心胸,广纳天下奇人异士为己用,方可使羽翼丰满;二者,不可到处竖敌,能结盟便结盟,能不敌对便不敌对,遇到强大势力,哪怕退让一步,也要与之较好,使之成为臂助,天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