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 鹿鸣宴(上)
觉得这是无稽之谈,但是向青一再坚持,郑光也无法,只好让他自己去找了一间客栈暂住,也不论能否考上举人,就是闷头睡大觉,等待郑光的考试结果出来。

  结果报喜的人冲到他的房门前,大喊着向老爷高中南直隶乡试第三十七名,倒是把向青给吓坏了,一下子从床上滚下来,跌跌撞撞的去开门,一开始还觉得是送错了地方,结果一看向青两个大字,顿时眼泪水就滴下来了,打发了报喜人和围观群众之后,向青在屋子里哭了半天。

  “父母若是能撑过这几日,就能看到我考上举人,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可,可……上天何其不公,何其不公!”当晚,向青喝的酩酊大醉,不省人事,郑光和郑江一起把满脸泪痕的向青放在了床铺上,叹口气,离开了。

  向青的故事还没开始,他还有未来。

  郑光回到自己的房内,看着那大红的喜报,先前的激动褪去之后,冷静就重新占据了思维的顶端,郑光开始思考,自己为何考取了第二名而不是第一名,提学专门叮嘱报喜人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照理来说,一省提学那是主管文化方面的大员,绝对不会让一个报喜人捎上这句话给中试学子,而这一次,因为自己特殊的地位,似乎有些不同了。

  郑光可以肯定名次排定完成之前,自己的名声就传到了南京,而北京距离这里太远,就算快马加鞭,战胜的捷报一来一回也要一个月的时间,那么皇帝给出的赏赐也要一个月才能抵达江南,那么这件事情真正的尘埃落定也在那个时候,在那之前,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之前自己的名次是多少,之后是如何成为第二名的,这似乎很有意思。

  但是谁都不会否认这次自己的确是立下大功了,皇帝也必然赏赐,但是赏赐的力度是多大,是怎样的,是直接授官还是物质赏赐,或者是封个什么名号之类的,这都是值得商榷的,皇帝的态度固然很重要,但是东南本地的人们的态度,也很重要。

  是第二,而不是第一,似乎意味着东南本地的人们对于自己这个人物的异军突起抱有一定程度的戒备和担忧,对于东南局势的突然转变所带来的担忧,也许正如自己之前所担忧的,这一场战斗之后,很有可能直接促成皇帝对东南的倭寇下手,会派来重要臣子对东南进行某种程度上的严厉打击。

  嘉靖皇帝朱厚璁是大明自朱元璋和朱棣之后最聪明也是最强势的皇帝,他的强势体现在大礼议事件中对群臣毫不留情的打击以及对皇权的维护,他的聪明也恰恰体现在大礼议事件中,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皇帝,在那场政治斗争里,以难以想象的精明和权术将三朝老臣杨廷和玩弄于鼓掌之中,这也就不难想象嘉靖皇帝对群臣的掌握到了何种程度,以及他自己对自己的相信,或者说是自负,到了何种程度。

  郑光始终认为,聪明且自负的嘉靖皇帝对于东南的形势,自己心里有一杆秤,而苏州之战之后,异军突起的自己和范庆会成为嘉靖皇帝的那杆秤上至关重要的砝码,或许会促成一次皇帝对倭寇的打击热潮也不一定。

  深知倭寇事件背后根本原因的郑光对此表示忧虑,虽然自己立志定要平定倭寇,但是,倭寇既然不仅仅是日本的强盗,那么对待的方式,也绝不仅仅只是军事打击而已,倭寇事件所牵扯到的,是整个东南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只是一群日本海盗而已。

  那么,提学的话,那句话里的意思,大概就是明日的鹿鸣宴里,自己会遇到一些人,听到一些事,明白一些道理,做出一些抉择之类的,郑光暂时不知道那位提学到底是北方派还是东南本地派,到底是倭寇的背后主导者,还是坚决打击者,但是无论如何,成为士人集团中一员的第一天,郑光绝不允许它被蒙上阴影。

  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