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暂无头绪
��听到安阳大长公主去世的消息,十分吃惊,还请青天大老爷明察。”
裴瑄问道:“公主与你相好期间,可有其他情人?”
骆直允摇头道:“草民不知,公主要见我都是派四福姑娘前来送信,然后我备下净室静候她芳驾来临,绝不敢问别事。”
裴瑄厉声问道:“焉知你不是因为公主花费你钱财太多,又不许你续娶,所以便给公主下了毒手害死她?”
骆直允双目圆睁吃惊喊冤道:“这样说实在冤枉草民了!还请青天大老爷明察!不敢欺瞒老爷,我们民间纳个妾,还要买些花粉华衣讨她欢心的,更何况贵为公主,草民岂有不竭尽所能讨她欢心的?再说续娶一事,草民早有二子一女继承香火,又有妾室在,不过是不续娶罢了,并没有甚么损失,再没有怨恨一事!更何况公主也给草民介绍了些生意,并不是一味亏本的……草民也只是听说公主急病忽然去世,草民十分伤心还在家里痛哭了一场,现去查家里还设有牌位致祭的,公主府草民从未有幸进门过,更与公主身边的侍女一无交往,要说谋害公主,那可是抄家灭族的欺君大罪!那是万万不敢的!”
裴瑄沉默了一会儿还是命人将他带了下去,转头往碧纱橱里走来行礼问永安公主道:“剩下就是卫三公子了,为着怕打草惊蛇,之前并未提审。”
永安长公主道:“有劳裴大人,卫三公子这边,我却有一想法,说出来还请两位参详一二,谋害姑母,这人身份无非两种,一种身份极高,因此并不畏惧皇家权势,敢下杀手邪天传。姑母并无实权,不过是个闲散寡居的公主,为何招人恨至能下杀手,一则她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二是她挡了别人的路,从这一点来看,三个情人中,一个是闲散爵位赋闲在家身上并无差使且年已过半百虽有家室却因为已赋闲本身就没什么前程,一个是家资百万的富翁鳏夫,因与大长公主有私,惧于公主权势,并未续娶,只有几门小妾,两人都与姑母有私多年,公主身份于他们并无妨碍,暴露也不过多些流言蜚语,不至于如今才下死手,所以如今倒是卫三公子这边嫌疑最重,他年轻又貌如潘安,偏偏与姑母有着辈分,因此与大长公主这事若是被人知道,则前程尽毁,他的动机最大,又或者是与他关系密切的人,为了保护他的前程才下杀手,这也符合我之前说的,身有地位,因此对皇室并不甚畏惧。”
宝如默默不言,心知如今看来的确这边嫌疑最大,但是前世卫三郎和弘庆大长公主都没有下手,这一世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恐怕还是要从宋晓菡身上查原因,只是这话却不能明说。
永安长公主却又道:“第二种情形,就是与高门相反的另外一种人了,即为草根平民甚至贱籍的身份,无家无累,纯粹为了某种原因仇恨姑母,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种人因为身份低微,欲逞一快而下手,甚至有可能是冲动之下犯案,而这小人却因身份低微,要进入公主府投毒,不是府上的奴仆便是与奴仆有关,即便是第一种情形,也必须要能近身伺候公主的人才能下毒。”
宝如和裴瑄都看向永安公主,永安公主道:“因此如今查案的方向,一方面是继续细问公主府上下的侍卫、丫鬟、奴仆等人,看看是否有人因细事携怨报复,查卫三公子这一头,我打算这几日为姑母在相国寺举办往生法会,邀请卫三奶奶和大姑母过来,想先从内眷这边打探下消息,到时候还请许夫人帮忙配合,不知许夫人可愿帮我?
宝如道:“公主差遣,敢不听从。”
永安长公主微笑道:“有劳许夫人了。”一边又看向裴瑄道:“这两日还请裴侍卫一是派人看卫三公子的行踪,二是劳您费心,再多问问姑母府上的侍卫,看看那些……”她脸上一红,声音小了些:“那些陌生男子�
裴瑄问道:“公主与你相好期间,可有其他情人?”
骆直允摇头道:“草民不知,公主要见我都是派四福姑娘前来送信,然后我备下净室静候她芳驾来临,绝不敢问别事。”
裴瑄厉声问道:“焉知你不是因为公主花费你钱财太多,又不许你续娶,所以便给公主下了毒手害死她?”
骆直允双目圆睁吃惊喊冤道:“这样说实在冤枉草民了!还请青天大老爷明察!不敢欺瞒老爷,我们民间纳个妾,还要买些花粉华衣讨她欢心的,更何况贵为公主,草民岂有不竭尽所能讨她欢心的?再说续娶一事,草民早有二子一女继承香火,又有妾室在,不过是不续娶罢了,并没有甚么损失,再没有怨恨一事!更何况公主也给草民介绍了些生意,并不是一味亏本的……草民也只是听说公主急病忽然去世,草民十分伤心还在家里痛哭了一场,现去查家里还设有牌位致祭的,公主府草民从未有幸进门过,更与公主身边的侍女一无交往,要说谋害公主,那可是抄家灭族的欺君大罪!那是万万不敢的!”
裴瑄沉默了一会儿还是命人将他带了下去,转头往碧纱橱里走来行礼问永安公主道:“剩下就是卫三公子了,为着怕打草惊蛇,之前并未提审。”
永安长公主道:“有劳裴大人,卫三公子这边,我却有一想法,说出来还请两位参详一二,谋害姑母,这人身份无非两种,一种身份极高,因此并不畏惧皇家权势,敢下杀手邪天传。姑母并无实权,不过是个闲散寡居的公主,为何招人恨至能下杀手,一则她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二是她挡了别人的路,从这一点来看,三个情人中,一个是闲散爵位赋闲在家身上并无差使且年已过半百虽有家室却因为已赋闲本身就没什么前程,一个是家资百万的富翁鳏夫,因与大长公主有私,惧于公主权势,并未续娶,只有几门小妾,两人都与姑母有私多年,公主身份于他们并无妨碍,暴露也不过多些流言蜚语,不至于如今才下死手,所以如今倒是卫三公子这边嫌疑最重,他年轻又貌如潘安,偏偏与姑母有着辈分,因此与大长公主这事若是被人知道,则前程尽毁,他的动机最大,又或者是与他关系密切的人,为了保护他的前程才下杀手,这也符合我之前说的,身有地位,因此对皇室并不甚畏惧。”
宝如默默不言,心知如今看来的确这边嫌疑最大,但是前世卫三郎和弘庆大长公主都没有下手,这一世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恐怕还是要从宋晓菡身上查原因,只是这话却不能明说。
永安长公主却又道:“第二种情形,就是与高门相反的另外一种人了,即为草根平民甚至贱籍的身份,无家无累,纯粹为了某种原因仇恨姑母,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种人因为身份低微,欲逞一快而下手,甚至有可能是冲动之下犯案,而这小人却因身份低微,要进入公主府投毒,不是府上的奴仆便是与奴仆有关,即便是第一种情形,也必须要能近身伺候公主的人才能下毒。”
宝如和裴瑄都看向永安公主,永安公主道:“因此如今查案的方向,一方面是继续细问公主府上下的侍卫、丫鬟、奴仆等人,看看是否有人因细事携怨报复,查卫三公子这一头,我打算这几日为姑母在相国寺举办往生法会,邀请卫三奶奶和大姑母过来,想先从内眷这边打探下消息,到时候还请许夫人帮忙配合,不知许夫人可愿帮我?
宝如道:“公主差遣,敢不听从。”
永安长公主微笑道:“有劳许夫人了。”一边又看向裴瑄道:“这两日还请裴侍卫一是派人看卫三公子的行踪,二是劳您费心,再多问问姑母府上的侍卫,看看那些……”她脸上一红,声音小了些:“那些陌生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