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五章 小军嫂(二合一大章)
俩正是认人的阶段,嫂子,他们不记得爸爸。他一走就是半年一年。我就想啊,此时不来啥时来,我怕我越来越忙。很想单独找段时间给他们一个正常家庭的生活。就这么想的,咬咬牙也就来了。

  我觉得吧,他们成长的关键阶段,我放下再多东西都值得。

  毕竟其他方面,任何时间段都能去做。

  就是孩子们,错过了就错过了,忽然间就会长大。去年啥话都不会唠,今年能说长句子,还经常说些让我都稀奇的话。鬼精鬼精的。”

  崔永娥挺感慨、挺欣赏的语气:

  “弟妹,难怪你能干大事儿,确实跟我们不一样。就凭你这能想开的劲儿。真的,换我我做不到,跟我们挣工资还不一样,你这一天时间就得少挣别人半辈子吧?半年,唉。是啊,错过了就长大了,到底哪多哪少,做什么是值得的,大多数人是想不开看不透的。”

  毕月笑了:“嫂子,咱们还是有随军的条件在这摆着,不是那么犯愁生活,有多少军嫂想来都来不了,没那个条件。我就经常这么劝自己。”

  “好妹子,你性格是真好。”

  “不好,好啥啊?我脾气急。我们家楚亦锋脾气更急。不过他跟我提过好多次,说得亏有个好脾气的政委大哥,开展工作很顺利。”

  俩个女人第一天见面就掏心窝子唠嗑,很有眼缘,句句说大实话,无须藏着掖着。

  俩人又开始聊军区的事儿,什么营房环境和蓝军红军。

  崔永娥介绍的很全面:

  “你是不知道啊,咱们住这地方就算不错了。那营房都不能保证二十四小时通电通水通暖,你想想条件得多艰苦?

  连门诊部都是才设立,好几千人才派来俩军医,还有一女的,医术根本不行,是上面领导家的小姨子。

  要我说,也真是难为小楚和我家老宋了。

  刚成立的部队就是条件差,跟以前呆的军区没有可比性。他俩什么都得张罗,大事小情都得操心。

  今天你看到了吧?你家那位亲自上阵,带队挖战壕呢。以前我们家老宋还带队盖房子呢。

  这要在以前军区可能吗?什么都是齐全的,撑死一个营长就够了。”

  毕月听的也挺唏嘘。旅长挖壕沟,政委盖房子,真是没哪个部队像这里这么惨了。

  崔永娥又小声道:

  “还有我刚到那阵儿,上面还没下令保密呢,弟妹你猜营房在哪?就在荒山野岭山沟里盖的。

  有一次我钥匙落家去找老宋,到了那一瞧,啧啧。石头砌墙,茅草盖的顶,那居然就是营房。”

  “上面不给转点儿资金啊?怎么这么艰苦?”

  “哼,艰苦?更艰苦的是训练。你瞧瞧,人家队伍还没来呢,这都几点了,不回家吃饭,一忙忙到半夜。等人家红军来了,得什么样?”

  毕月听崔嫂子唠嗑,这才又知道,“红军”就是外来实战训练的部队。而所谓“蓝军”也就是这个训练基地,用大白话讲,就是给人“红军”陪练的,长年累月的陪人练。

  比如人家红军要到边境作战或者上战场前,都得来这和蓝军对打,最少三个月,正常是半年,像考核似的合格了、打赢了再去前线。

  她家楚亦锋干的活就是,一直陪着对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