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交换
两支大军,便是西南大军和西北大军,西南虽然匪患严重却不如突厥人厉害,因此西南大军只有八万。可是西北大军却有十多万,而驻守京城郊外护卫京师的京卫指挥使司。只有区区两万大军。

  当初韩千帆为了力保他登基,和突厥可汗达成协议,又暗中调了八万军队分别往京师而来,徐广庭他们怎么也找不到那八万大军的下落,其原因便是因为那八万大军是分散开来的,分批到的京城,人多不好隐匿,可若是只有几百人,几千人,那么就不甚引人注意了。

  西北如今还有六七万人驻守着,若是按着报上所说直奔京城,那么只要和丁冶文他们左右夹攻,韩千帆就绝无还手之力,到时候京城光靠那些京卫指挥使司的人保护么?笑话,还不如直接打开城门投降呢。

  李慕容慌了,他知道丁冶文和徐广庭厉害,却没想到他们连傅山河也说动了,他下了一道旨意,让韩千帆速速回京,保护京城。

  韩千帆也正恼火着呢,他本以为有罗玉娘的把柄在手,罗玉娘绝对不敢违逆自己的意思,而傅山河又是个惧内的,西北的情势是最让人放心的,没想到傅山河还是反了。

  这定是罗玉娘挑唆的,罗玉娘怎么敢!

  接到李慕容的圣旨,韩千帆冷笑,到底是毛头小子,分不清轻重,如今若是退回京师,那么再无翻身的机会了,他还是不相信罗玉娘会背叛自己,因为那件事对于罗玉娘太重要了,只怕她宁愿死也不愿意让傅山河知道那件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把李慕容的圣旨扔在一边置之不理,想着对策,韩云快速走进来,神色凝重:“韩勇送过来的消息。”

  韩勇是韩家的家将,是韩千帆留在西北的一颗暗棋,就是为了监视傅山河的。

  据韩勇所说,傅山河已经说服了其余诸将起兵至京城清君侧,他人微力薄,不得已也参与其中,此时大军正在往京城的路上,偷偷送出这封信,望韩千帆早点想法子应对。

  韩千帆大怒,可来送圣旨的内侍就不高兴了,他看韩千帆把李慕容的圣旨扔在一旁并不理会,反而怒气冲冲的,不由道:“韩将军,皇上的旨意为重,还请韩将军早作准备。”

  此时若叫韩千帆退,韩千帆怎么会甘愿。

  李慕容在京城并没有得到回音,心想坏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难道韩千帆也要造反?他又一连下了三道旨意命韩千帆带军回京。

  韩千帆死死盯着圣旨,心想,这就是命,纵然自己英勇一世,遇到这么个主子,千秋英明也要毁于一旦。

  两天后,韩千帆带着大军一路撤回了京城,和京卫指挥使司的人一起将京城护卫的跟铁桶一般,而正如徐广庭所想,西北传来的消息都是傅山河捏造的。

  傅山河控制了西北后,先是发出了假消息叫李慕容惊慌,然后又以韩勇的名义给韩千帆发了信函,韩千帆或许会怀疑傅山河,却绝不会怀疑韩勇。

  而突厥方面听说傅山河要带兵离开西北,顿时活泛起来了,举巢来犯,可没想到这正是一石二鸟之计,被埋伏的傅山河打了个全军覆没,让以后几年突厥都不敢来犯,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韩千帆一退兵,徐州的困势就解了,丁冶文紧随其后,与韩千帆在京城外对峙。

  韩千帆等了五六天,再没有收到西北的消息,而丁冶文开始全力发动攻击,这才知道是上了当,受了骗。

  李慕容把韩千帆叫过去劈头盖脸骂了一顿,事到如今,李慕良和丁冶文就在京城外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