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印在每个凤伯山人心底,是不敢违背的铁律,所以我也只得吃个闷亏,心下无比委屈,白白挨了羞辱,却依旧没个章程。后又想起师父教导“顺应机缘,顺其自然”,便渐渐想通了,也不再理会名字的事情,倒还觉得六师姐的一通骂居然就给我骂醒了。
我只是一只魅,而已。
我生于北方,前世的种种皆已忘记,只独自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醒来,身无长物,只有一把红油纸伞傍身。醒来之后我枯坐了三天,可我并非是在思考前世今生为何至此,而是因为我身居在大山中的一个崖洞中,不但距崖底尚有距离,而且洞外白茫茫一片,路已难辨。大概也是因我生性迟钝,并不觉得自己状况有何悲凉,更不觉得有何匪夷所思,只觉得自身在这样情景下醒来却也是平常事,完全不用大惊小怪,只是如何走出去颇让人头疼,好在魅感觉不到饥饿和寒冷,不用受饥寒交迫的困扰。
在崖洞中的第三天,纵使我是个迟钝的人也有些坐不住了。第三天清早雪也已经停了,但天却未放晴,依旧乌压压的。离我所身居的崖洞不远的峭壁上,有一株红梅开的正浓,红梅肩上雪,在阴沉的天地间颇有些出尘的意境。
我正看的出神,忽听得上方传来讶异且惊喜的声音:“本欲来集红梅雪烹茶,却不料捡着个魅!”
我抬头去看,见一素衣长衫的文生公子立于另一峭壁上,面含笑意,手提个瓦罐正趣意盎然的盯着我看。这是我成为魅后遇到的第一个人,他后来成了我的师父。
我就这样被师父捡了回去,成了他的第九个入室弟子。
按照惯例,师父要重新赐名与我,在师门,赐名仪式是相当大的盛事,类似于人的周岁庆典,表示这个地方正式接纳我,所以整个凤伯山鸡飞狗跳的准备了近一个月,可见其重视程度,我却随着日期将近满心惶恐,生怕自己匹配不上这样的隆重。
掌门大师兄看出我的反常,宽慰我说:“不用太过紧张,其实大家就是寻个机会宴饮一番,距上次你八师兄的赐名典礼已经二百八十年了,大家兴奋也是有的,师父他老人家也不看重礼仪之类,你也不要怕失了拜师礼,只当是咱们同门聚在一起乐一乐就好”
我的掌门大师兄是个十分温和的人,师父不理凤伯山事务,一应繁琐皆推给他,大师兄也从不抱怨,可能也是因他本相是一只修行三千余年的青牛,生性勤恳忠诚,师父第一个收他做弟子,一定是拿他做贴身的管家劳力使用,虽然大家都晓得,却从未有人忍心说,只因大师兄任劳任怨的为众人服务,再把这话说给他听,实在是过于残忍!
师父虽然看上去人畜无害的模样,整日无所事事,琴棋书画的附庸风雅,也不大训人,他的威严却从骨子里渗出,是个让人从心底敬畏的人,一众同门在师父面前一向谨小慎微,毕恭毕敬。唯有我,十日有八日跟在师父身边,他读书我燃香,他浇花我提水,师父说我天性感官迟钝,感觉不大到他的法相,所以自在。
在凤伯山上住了一月,基本上与周遭人事已经熟稔,特别是凤伯山内有一邻居,处在二师兄药谷外有一小山庙,叫无染寺,寺中住持是位看不出年纪眉须皆白的老和尚,但满面红光精神奕奕,法号叫个无来无往僧,师父嫌麻烦,人前人后皆唤老住持为“老瓢”。
为此,我常常为师父感到愧疚,每听得他这样称呼都忍不住会脸红,以“老瓢”称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实在是不该,何况人家的法号“无来无往僧”如此晦涩难懂,一听就不是个凡人。却不想老住持手捻长须哈哈大笑:“凤伯君他老人家不知大我几多,我实乃小辈,长辈给小辈起个诨名,应该,应该!”
虽这样说,老住持与
我只是一只魅,而已。
我生于北方,前世的种种皆已忘记,只独自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醒来,身无长物,只有一把红油纸伞傍身。醒来之后我枯坐了三天,可我并非是在思考前世今生为何至此,而是因为我身居在大山中的一个崖洞中,不但距崖底尚有距离,而且洞外白茫茫一片,路已难辨。大概也是因我生性迟钝,并不觉得自己状况有何悲凉,更不觉得有何匪夷所思,只觉得自身在这样情景下醒来却也是平常事,完全不用大惊小怪,只是如何走出去颇让人头疼,好在魅感觉不到饥饿和寒冷,不用受饥寒交迫的困扰。
在崖洞中的第三天,纵使我是个迟钝的人也有些坐不住了。第三天清早雪也已经停了,但天却未放晴,依旧乌压压的。离我所身居的崖洞不远的峭壁上,有一株红梅开的正浓,红梅肩上雪,在阴沉的天地间颇有些出尘的意境。
我正看的出神,忽听得上方传来讶异且惊喜的声音:“本欲来集红梅雪烹茶,却不料捡着个魅!”
我抬头去看,见一素衣长衫的文生公子立于另一峭壁上,面含笑意,手提个瓦罐正趣意盎然的盯着我看。这是我成为魅后遇到的第一个人,他后来成了我的师父。
我就这样被师父捡了回去,成了他的第九个入室弟子。
按照惯例,师父要重新赐名与我,在师门,赐名仪式是相当大的盛事,类似于人的周岁庆典,表示这个地方正式接纳我,所以整个凤伯山鸡飞狗跳的准备了近一个月,可见其重视程度,我却随着日期将近满心惶恐,生怕自己匹配不上这样的隆重。
掌门大师兄看出我的反常,宽慰我说:“不用太过紧张,其实大家就是寻个机会宴饮一番,距上次你八师兄的赐名典礼已经二百八十年了,大家兴奋也是有的,师父他老人家也不看重礼仪之类,你也不要怕失了拜师礼,只当是咱们同门聚在一起乐一乐就好”
我的掌门大师兄是个十分温和的人,师父不理凤伯山事务,一应繁琐皆推给他,大师兄也从不抱怨,可能也是因他本相是一只修行三千余年的青牛,生性勤恳忠诚,师父第一个收他做弟子,一定是拿他做贴身的管家劳力使用,虽然大家都晓得,却从未有人忍心说,只因大师兄任劳任怨的为众人服务,再把这话说给他听,实在是过于残忍!
师父虽然看上去人畜无害的模样,整日无所事事,琴棋书画的附庸风雅,也不大训人,他的威严却从骨子里渗出,是个让人从心底敬畏的人,一众同门在师父面前一向谨小慎微,毕恭毕敬。唯有我,十日有八日跟在师父身边,他读书我燃香,他浇花我提水,师父说我天性感官迟钝,感觉不大到他的法相,所以自在。
在凤伯山上住了一月,基本上与周遭人事已经熟稔,特别是凤伯山内有一邻居,处在二师兄药谷外有一小山庙,叫无染寺,寺中住持是位看不出年纪眉须皆白的老和尚,但满面红光精神奕奕,法号叫个无来无往僧,师父嫌麻烦,人前人后皆唤老住持为“老瓢”。
为此,我常常为师父感到愧疚,每听得他这样称呼都忍不住会脸红,以“老瓢”称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实在是不该,何况人家的法号“无来无往僧”如此晦涩难懂,一听就不是个凡人。却不想老住持手捻长须哈哈大笑:“凤伯君他老人家不知大我几多,我实乃小辈,长辈给小辈起个诨名,应该,应该!”
虽这样说,老住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