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官衙
��郡,早就四散而逃,西躲东藏。赵天玮藏身江州宁远郡古堂县,据说六年前就被抓获,不知为何一直关押到现在才杀?

  韦恩不知道这具身体的原主赵元直和赵天玮有什么关系?或许是父子,或许是爷孙,或许是近亲,或许是远亲,但就算是父子,韦恩也不会在意赵天玮的死活。

  他是韦恩,不是赵元直,连记忆都不要,只是借尸还魂,对赵氏没有任何感情,不承担赵元直的因果。

  若是换了八百年前的赵家先祖,韦恩说不定会为了自小在心中养成的英雄情结,去劫一劫法场。

  就像张攀是八百年前张飞后裔一样,大成世界的常山赵氏由赵云赵子龙开创,韦恩自小就喜欢赵云。

  在翻阅了大量书籍后,韦恩已经知道在大成世界的历史上,汉末群英也曾绽放璀璨光芒,有人为守护汉朝而亡,有人加入了黄巾军,有人投效孔融,是大成朝的开国元勋,也有人在与孔融争霸中灭亡。

  根据大成史书,赵云先是为汉朝而战,黄巾军统一天下后归乡隐居,孔融崛起时,招揽赵云为将,立功无数,却在大成建国前夕,忽然掀起叛乱,喋血圣京,战死孔庙。

  赵云叛乱前,已经将数子送出圣京,几个儿子为了给父亲报仇,加入了孟逆,并成为孟逆八大支柱之一的常山赵氏。

  在叛乱前,赵云在孔军武将中的地位可排前三,仅次于无双上将潘凤、独臂战神武安国,放着好好的开国元勋不做,却在建国前夕叛乱,写史书的人都觉得莫名其妙,最后定性为:脑有反骨,天生悖逆。

  韦恩当然知道赵云绝非反复无常的小人,看历史,赵氏加入孟党是从赵云儿子开始的,赵云本身不是孟党,不知为何叛乱?

  不管什么原因,韦恩心里都偏向赵云,猜测是赵云发现了孔融什么秘密,而且是无法饶恕的秘密。

  韦恩并非寻根究底的人,何况事隔八百年,秘密早已成了历史的尘埃,懒得去查探,更不会因为对赵云的好感就去拯救赵云八百年后的子孙。

  说句难听话,除非用分子人类学分析dna,否则谁知道八百年中有没有被隔壁老王换了种?

  韦恩离了茶楼,第二天逛到酒楼,再次听到有人在谈论赵天玮,不由眉头一皱,回到客栈,询问聂闳:“赵天玮很重要吗?为何关押六年才要处死?像这样提前一个月宣传要明正典刑,符合惯例吗?”

  聂闳道:“主公,这必是陷阱。”

  当初青山县通缉赵元直(韦恩),聂闳在巡检司也看过通缉令,主公自称韦恩,显然就是那个赵元直了。

  只是他跟了韦恩三年,从没见过韦恩练浩然正气,虽然韦恩偶尔也翻阅《孟子》,但真的只是偶尔,而且将买来的《孟子》和其他书籍一起,随意丢在仓库,毫无对祖师爷的尊敬。

  聂闳只能判断,主公要么已经背弃了孟党,要么是失忆了,忘了过去。

  失忆听起来像个笑话,但聂闳练武几十年,曾见过有人头部遭到重击后丧失部分记忆的例子,虽然这样的例子极少。

  “主公,六年前抓捕赵天玮时,我曾听到一些传闻,说赵天玮是孟党八柱之一常山赵氏平远堂的堂主,留了六年不杀,好像是越王的意思,但越王的目的,我就不知道了。”

  越王孔正庭,是孔氏藩王。

  大成沿袭了东汉很多制度,其中就有郡国制,郡是州郡县的郡,国则以郡为国,藩王的国家只有一个郡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