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科技造就实力(六)
��.克虏伯和图灵.格雷纳特,又看了看其他几个家族的代表,继续说道:“实际上仅仅是六年,我们在方方面面已经落后于其他各国,是在发动机上面,也是在一些新理念的机械上面。”
图灵.格雷纳特是莱茵金属公司目前的总裁,他是一个五十来岁的人,一脸的严肃。
因为军工业被限制得死死的,很多以前生产军备的公司都进行了必要的改行,像是莱茵金属和克虏伯到后面就共同向火车头的行业进行涉及,不过莱茵金属在火车头的研究和制造上走到了克虏伯的前列。
根据李奇所知,莱茵金属背地里其实一直都在研究火炮,似乎是觉得一战时期的“法国75小姐”速射炮有浓厚的兴趣,亦是开始向速射炮领域研究。
李奇十分清楚一点,莱茵金属在火炮领域上绝对会有成就,甚至可以说要比克虏伯取得的成就更多。
克虏伯一直以火炮而闻名,但克虏伯真正有领先的其实是在冶炼金属上面,他们的火炮能够卖得几乎全世界都有,绝对是要归功于霍亨索伦的支持。
能够与毛瑟公司在枪械领域上较量的公司其实是有的,比如沃尔特公司,可是按照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尿性,一些有潜力的公司根本就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待遇,哪怕是有再好的方案都会被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拒绝,然后只能依靠代工生存下去。
现在德意志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当家了,埃里希.冯.法金汉是总统,但一开始就注定在内政方面会是吉祥物般的存在,最多就是在军事领域上稍微发光发热,李奇才是国家真正的掌舵手。
在未来,李奇只会看产品,才不会去顾忌哪个公司是什么背景……好吧,这里又胡说八道了,根本不可能不顾忌背景,真正这么做的人只会是孤家寡人。而李奇不能去做孤家寡人,他需要更多的人为他所用。
很多事情不能是事到临头才临时抱佛脚,李奇认为从1926年就开始为战争做准备是一个最恰当的时机,可不要像德三只用四五年,那样必定会无比的凄惨。
战争准备有无数种,不止是在资源储备,科技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那么李奇就需要动员起更多的相关人才。
在目前的状况下,发展高端的东西很困难,首先是受到限制,另外也是相关的研究停滞了六年,那么能够作为起步的是没有受到限制的步枪上面。
只要是一个穿越者,哪怕是再怎么的模糊,大概也能知道步枪的发展过程,无非就是从单发枪到半自动,再到全自动。
适合二战的步枪数来数去其实就那么几种,李奇会和几家涉及研究和生产步枪的公司好好谈谈,他认为比较理想的是率先展开对卡宾枪的研究,等待有了足够的技术累积,就该是对冲锋枪展开研究。
到1939年之前,李奇不会允许部队依然是使用手动拉栓的枪械,虽然这种武器的射程最远,包括精准度也是最高,但不会是人人都需要这种步枪,只研究出专门的手动拉栓型给予需要的狙击手就够了,普通步兵应该需要有新型的武器。而什么武器李奇其实也已经想好了,他认为gewehr43(g43)会是一款十分适合的步枪。
另外,李奇还认为到1939年的时候,部队需要有一款冲锋枪,其实mp系列绝对不会是好选择,他盯上的是vg1-5突击步枪。
vg1-5突击步枪其实就是衍生于毛瑟系列,期间可以回收部队淘汰下来的毛瑟98k,回炉改造一下就可以变成vg1-5突击步枪,对资源的节省可以做到最大的程度。
当然了,李奇并不是枪械专家,他其实连蓝图都不�
图灵.格雷纳特是莱茵金属公司目前的总裁,他是一个五十来岁的人,一脸的严肃。
因为军工业被限制得死死的,很多以前生产军备的公司都进行了必要的改行,像是莱茵金属和克虏伯到后面就共同向火车头的行业进行涉及,不过莱茵金属在火车头的研究和制造上走到了克虏伯的前列。
根据李奇所知,莱茵金属背地里其实一直都在研究火炮,似乎是觉得一战时期的“法国75小姐”速射炮有浓厚的兴趣,亦是开始向速射炮领域研究。
李奇十分清楚一点,莱茵金属在火炮领域上绝对会有成就,甚至可以说要比克虏伯取得的成就更多。
克虏伯一直以火炮而闻名,但克虏伯真正有领先的其实是在冶炼金属上面,他们的火炮能够卖得几乎全世界都有,绝对是要归功于霍亨索伦的支持。
能够与毛瑟公司在枪械领域上较量的公司其实是有的,比如沃尔特公司,可是按照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尿性,一些有潜力的公司根本就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待遇,哪怕是有再好的方案都会被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拒绝,然后只能依靠代工生存下去。
现在德意志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当家了,埃里希.冯.法金汉是总统,但一开始就注定在内政方面会是吉祥物般的存在,最多就是在军事领域上稍微发光发热,李奇才是国家真正的掌舵手。
在未来,李奇只会看产品,才不会去顾忌哪个公司是什么背景……好吧,这里又胡说八道了,根本不可能不顾忌背景,真正这么做的人只会是孤家寡人。而李奇不能去做孤家寡人,他需要更多的人为他所用。
很多事情不能是事到临头才临时抱佛脚,李奇认为从1926年就开始为战争做准备是一个最恰当的时机,可不要像德三只用四五年,那样必定会无比的凄惨。
战争准备有无数种,不止是在资源储备,科技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那么李奇就需要动员起更多的相关人才。
在目前的状况下,发展高端的东西很困难,首先是受到限制,另外也是相关的研究停滞了六年,那么能够作为起步的是没有受到限制的步枪上面。
只要是一个穿越者,哪怕是再怎么的模糊,大概也能知道步枪的发展过程,无非就是从单发枪到半自动,再到全自动。
适合二战的步枪数来数去其实就那么几种,李奇会和几家涉及研究和生产步枪的公司好好谈谈,他认为比较理想的是率先展开对卡宾枪的研究,等待有了足够的技术累积,就该是对冲锋枪展开研究。
到1939年之前,李奇不会允许部队依然是使用手动拉栓的枪械,虽然这种武器的射程最远,包括精准度也是最高,但不会是人人都需要这种步枪,只研究出专门的手动拉栓型给予需要的狙击手就够了,普通步兵应该需要有新型的武器。而什么武器李奇其实也已经想好了,他认为gewehr43(g43)会是一款十分适合的步枪。
另外,李奇还认为到1939年的时候,部队需要有一款冲锋枪,其实mp系列绝对不会是好选择,他盯上的是vg1-5突击步枪。
vg1-5突击步枪其实就是衍生于毛瑟系列,期间可以回收部队淘汰下来的毛瑟98k,回炉改造一下就可以变成vg1-5突击步枪,对资源的节省可以做到最大的程度。
当然了,李奇并不是枪械专家,他其实连蓝图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