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军器图说
�,急切地问朱由检道,"帮主,您说的这种枪械,可曾带在身上"</p>

  "当然带着呢,这可是我保命的家伙!"朱由检自豪地将燧发手枪摸出来,递与工匠</p>

  那工匠接过来一看,登时爱不释手,啧啧称赞道:"好!好铳!设计合理,打造精密,尤其是能用燧石点火,真是比鸟铳强太多了!我还以为这种铳只存在于图册上,没想到今天看到了实物!"</p>

  "图册什么图册"朱由检立即紧张地问道</p>

  那工匠也忙从怀中掏出一本书,呈给朱由检道:"小人曾在前兵部侍郎毕懋康毕大人手下做过工匠毕大人学识过人,尤精火器,撰有这本《军器图说》这图册上面便有燧发枪,只不过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自生火铳’图上的很多火器,只是毕大人的想象,并未真正做出来"</p>

  朱由检大略地翻看了一遍,发现这本图册的内容十分丰富上面除了有自生火铳以外,尚有旋机翼虎铳,掣电铳,轩辕铳,鲁密铳,震叠铳,迅雷铳,三长铳,九头鸟,火箭溜,鹰扬炮等十余种火器每种火器都配有草图,并在旁边附有注解文字,详细介绍火器的特点和具体使用方法</p>

  比如在"鲁密铳"一页上,便有如下文字:"约重七八斤,或六斤,约长六七尺,龙头轨,机俱在床内捏之则落,火燃复起床尾有钢刀,若敌人近,即可作斩马刀用放时,前捉托手,后掖床尾,发机只捏,不拨砣然身手不动,火门去着目对准处稍远,初发烟起,不致熏目惊心,此其所以胜于倭鸟铳也用药四钱,铅弹三钱"</p>

  朱由检看罢大喜,心想这不就是一本详尽的枪支培训教材么!</p>

  不过他又不禁心中生疑,暗道这图册上的各种火器,可比鸟铳要先进多了但明军并未装备这叙器,还是以鸟铳为主,这又是为何难道这些新式火器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么</p>

  当他说出心中的疑问后,那名工匠也是唉声叹气,对朱由检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当然他说的都是大白话,里面还夹杂着些土语,不过[,!]朱由检也听了个大概</p>

  原来这叙器虽然设计精良,却还只停留在图纸阶段,制造起来也较为麻烦这些年来朝廷财政捉襟见肘,对火器制造上的拨银越来越少,就更不要说研制新铳了</p>

  毕懋康也曾多次上奏,力陈新式火器的威力可朝政为魏忠贤所把持,他只顾着和东林党内斗,对军事技术哪有功夫搭理因此这些奏章均是石沉大海,毕懋康最终也愤然辞官</p>

  朱由检听罢不禁感慨,心想要是没有先进技术也就罢了,明明有技术,有人才,朝廷却偏偏不能用;大臣们只顾着争权夺势,却对这些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视而不见,真是自作孽,不可活!</p>

  当然这本图册落到朱由检手中,那效果就不一样了他当即大喜过望地问道:"图册上的这叙器,你能不能制造出来"</p>

  那工匠思索了片刻,犹豫着道:"能造是能造,但就是需要时间因为我们跟着毕大人也只是试制过鲁密铳,其他火器都没造过就算是鲁密铳,因为零件精密,制造工艺繁琐,小人造一支至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p>

  朱由检听了先是有些失望,觉得时间未免太长可是转念一想,这个时代可没有车床铣床,只凭一人之力,在一个月的时间打造一支枪的全部数十个零件,再加上免不了的报废件,那工作量可是十分惊人的,一个月的时间还不一定够呢</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