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招募团勇
��即使支付了这么多抚恤金,仍然有一半盈余,足可满足日常的工作需要了</p>

  第四件大事,就是组建民团,这也是朱由检一直在谋划的一件事因为此次土匪的袭击,朱由检将这件事提前提上了议事日程</p>

  对于孙传庭提出的"请朝廷派官军入驻泾阳县",以及林佑坤提出的"增加秦王卫人数",朱由检都予以断然拒绝道理也很简单,不论是普通官军还是秦王卫,都是朝廷的人马,说调走便能调走朱由检则深知老人家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多么的正确,早就想筹建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武装了</p>

  但朝廷向来对藩王防范极严,除了必要的看家护院之人,是不允许藩王拥有军队的所以朱由检经过认真考虑,决定还是从不起眼的民团入手</p>

  其实从嘉靖年间开始,大明国力趋弱,盗寇蜂起,而军户制度名存实亡,朝廷兵力衰弱,根本无力剿匪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不受匪徒侵扰,很多村镇都自己组织起了民团,平时在劳作之余负责巡逻,维持秩序,一旦土匪来袭,则组织武力抵御</p>

  民团的成员,就是当地的青壮年村民;而民团的经费,自然是村里的富户出因此民团渐渐演变成为地主的私人武装,有些地主豪强甚至拥兵自重,连官府也不放在眼里,田赋也是能拖就拖,能赖就赖官府对此心知肚明,却是毫无办法,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p>

  在此种情况下,建立民团实在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朱由检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也打着泾阳商帮的旗号,竖起了民团的大旗</p>

  但朱由检的"民团"只是个幌子,他的目标可是建立一支精锐军队因此他可不是搞那种半生产半训练的民兵组织,而是一上来便高标准严要求,组建完全脱产的职业部队</p>

  首先,他公布了民团的待遇普通团勇月薪十两,足足是一般[,!]工人的五倍;团练,也就是民团的小头目,更是达到月薪二十两,是知县薪俸的好几倍</p>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谁不想多挣银子告示一贴出来,应征的小伙子就挤破了头</p>

  可下一条规定一公布,很多人立刻傻眼了:团勇必须完全脱产,每月三十日天天训练,并且要集体住宿,每五日才能回家一次</p>

  不少贪恋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村民,立刻就打了退堂鼓尽管如此,还是有三千多人应征,毕竟银子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p>

  朱由检见状喜出望外,但是他可不想一下子招这么多人一则现在他财力有限,养不起这么多兵,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购置足够的装备;二则兵在精而不在多,滥竽充数的兵他可不要,他要的是真正能打仗,能杀死敌人的战士,而不是吹拉弹唱的将军</p>

  于是他马上公布了第一轮的选拔规则:二人一组捉对厮杀,谁能把对方打得起不来,谁就过关!</p>

  这个方法虽然原始,但却极为有效为了争夺宝贵的机会,这三千多人都瞪着眼珠子,咬着后槽牙,与自己的对手展开了激烈的打斗有些人打着打着急了眼,竟然下起了死手,若不是秦王卫维持着秩序,非闹出人命不可</p>

  但朱由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深知打仗可不是儿戏,在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来不得半点虚假!如果连这种选拔也不敢玩真的,那也就不用当兵了,当了也是送死的料</p>

  第一轮选拔过后,只剩下一千五百人了,皆是些身体健壮,孔武有力的小伙子朱由检马上开始了第二轮选拔,这一轮却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