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裹胁
谈这个事,转而说起别的。

  此时钱叔身旁,还坐着两个男子,一个四十多,长得憨厚,佃农出身,人称温叔。

  另一个二十多,看上去较为机灵,却是一个茶馆的伙计,平日被称为六子,旁边坐着他们的婆姨小孩,不论男女,皆是一身尘灰与泥尘,个个面有菜色。

  “很快,就要打南阳府了,不知道府城,好不好打。”

  温叔憨憨的说起。

  “应该好打吧?”

  六子说道:“不是都说,现在攻城很容易,经常有饥民与内应开门?许州、通许、尉氏,还有前些日的南召等等,差不多都是一鼓而下,想必府城也是一样。”

  以往庙中各人,对那些偷偷开城的人痛恨无比,现在换了立场,却希望每逢城池,都有人内应开门。

  这样,他们这些,往往被充为打前阵的饥民,也不会无意义的折在城下,一样的,他们也想活下去。

  “府城,不比小县城,有知府,知县,参议等老爷在,更别说,听闻城内,还有猛如虎猛帅镇守。”

  钱叔沉重叹息,说得各人面色沉重。

  猛如虎,是大明功勋卓著的老将,就是很多小老百姓,都有听过他的名字,想想要与他对抗,都有种畏惧的心理,怕到时府城下,要填上很多人命。

  钱叔悲叹:“乱世人命不如狗,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啊。”

  几个女人都哭起来,六子却是眼睛闪亮,说道:“我觉得,义军中日子,还是有盼头的,虽说现在过得苦,不过看看饥民中那些的部总、哨总,吃喝,也与我们一样,精兵营中,那些主刍的、掌械的、执爨的,同样与普通士卒一般。”

  “大家同甘共苦,心往一处使,不是很好吗?等打了几仗,成为精兵,就可以一日吃两餐,甚至三餐了,还是干的。这不象城里的老爷,平日花天酒地,饥寒时,也不肯赈济我们贫民一毫。”

  此时闯军上下,实行平均主义的供给制度,所掠金帛、米粟、珠贝等物俱上掌家,又凡支费,俱出自掌家,请食不足,则均短之,便连李自成,在饭食上,一样粗粝与共。

  目前这种制度,对大明很多百姓来说,据有难以想象的吸引力,又因为精兵。也就是老营与马队,是作战的主力,平时每天可以吃三顿饭,步营与家属,一日吃两顿。

  饥民们,就说不定,不过只要打过几仗,比如凿取过多少块墙砖,就可以转为正规军伍了。

  一直不作声的杨元发。嗤的一声冷笑:“人啊,都是这样,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现在打江山嘛,自然要邀买人心。到时看看,坐上江山后,会是怎样?”

  他冷笑:“再说了,义军这样到处窜来窜去,有处掠还好,若全天下都被掳获一空,又会怎样?”

  杨元发对这义军深深痛恨。只是无奈,才被裹胁在军伍中,所以很多事情,他反而看得清楚。

  六子瞪着眼:“不会吧……会有办法吧……”

  “慎言。”

  钱叔又咳嗽一声。此后破烂山神庙,再无说话声音,只余呻吟声,还有隐隐的哭泣声传来。

  ……

  又十日。硝烟中,雄伟的南阳府城仍然屹立。城上角楼与敌台窝铺各处,仍然密密明军警惕防守,城楼上,飘扬着“猛”字大旗,还有�